第两千三百五十四章 别乱喊,我不是晋王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两千三百五十四章 别乱喊,我不是晋王 (第1/3页)

    张龙听不懂顾正臣的话,不知道“所有阴谋”指的是什么。

    顾正臣没有解释,追问道:“这件事过去了十三年之久,你知道,他们知道,底下的军士也有不少人没忘记此事吧?可为何,华云龙死了之后,这件事也没上奏过朝廷?”

    张龙呵了声,反问:“谁敢上奏?淮西二十四将,多少公侯都在其中,让华云龙身败名裂的后果是什么,谁能承受得住勋贵的反击?为了一些死去多年,素不相识的人,搭上自己的前途与性命,是你,你愿意吗?”

    顾正臣没有说话。

    这是人性,人在做出一些重大决策时,是需要权衡利弊的。

    若是决策的结果趋害,便会放弃。

    若是决策的结果趋利,便会执行。

    什么后果都不考虑,蛮横胡来的人,混不了官场,也混不出个前途。

    武将,那也是需要考核,需要评优,需要向上爬的。

    掌控武将考核升迁的,在洪武朝前些年,不是兵部,是大都督府,是勋贵。即便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将大都督府改为了五军都督府,进行了一定分权,可兵部依旧对武将的影响有限,许多事还是由五军都督府代为办理。

    没办法,现在强势的将官太多了,兵部尚书、兵部侍郎,什么玩意,压根不够看,人家手持人头,站在死人堆里的时候,这些文官还不知道在哪个地方看书。

    地方卫所的公文,要送,那也是先送到大都督府或五军都督府,而不是直接送到老朱桌案上,一旦被人截了下来,找个由头说某某触犯军纪,贬为士卒,连上书的资格都没有了,还怎么玩……

    华云龙是淮西二十四将,他的荣辱关系着淮西人的脸面,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淮西人脸上没光,还可能会被浙东人拿出来攻讦弹劾,这事——在当时淮西与浙东斗争的大环境下来说,不太可能让这种事公开。

    底下的人不敢说,即便有人说也会有人按住,加上时间长了,没人主动会提起此事,即便是有官员去过喜峰口,也不会像顾正臣一般盯着一块墙砖看,然后追问到底。

    倒是华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