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节 把阳光接进来

    第一六零节 把阳光接进来 (第3/3页)

,给每个人脑袋上都来了一下。

    “屁话,屁话,什么时代了。我告诉你们,这船上就是配了八根,就是八根。一个个兔崽子,给我囫囵个出去,不少零件的回来。我还等着你们这群兔崽子长点本事,等着接大船呢,听到没有。”

    船长被打了一皮带,却嬉皮笑脸的:“您说几根就几根,我们这才上新船,就再换新船?”

    “滚,训练量加倍,滚,滚,滚。”骂着骂着,码头上所有人都笑了。

    海兔有传统。

    空兔也有。

    空兔有狂飙,驾驶员只计算单程距离,以自身的航程来算作战距离。

    这观念已经旧了。

    上面已经说了,时代在改变,我们正在变强,我们要变的更强、更强、更强。

    话是这么说,无论是海兔、空兔、迷彩兔。

    一代代的传承,魂不变。

    真的要必要的时候,没什么可以阻挡我们。

    辽东,某处原始森林的边缘,这里几乎没有人,但却有一群迷彩兔。

    他们的任务是,为五对轮改-甲-子型,野外测试底盘。

    休息的时间,一名驾驶员坐在五对轮不远处的树桩上,咬着烟袋锅子,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轮子。

    “吃点,新研究的食品,自热米饭,好吃到没边,红烧肉的,热呼着呢。”

    接过自热米饭,这位驾驶员指着轮子:“你看,一,二,三……七。七对负重轮,底盘长度十二米,车上加了限速器,我开五对轮半辈子,这玩意我感觉所有零件都装上,少说也有六十五吨,说不定能有七十吨,跑起来,时速八十很轻松,我说的是全装上的情况下。”

    “想那么多干什么,咱们就是测试员。”

    “想想不行?”

    “也不是不行,这玩意不是还叫五对轮改嘛。”

    “啊……”驾驶员给噎住了,竟然无言以对。

    这大家伙叫五对轮改。

    改的意思,还是很浅显易懂的。

    问题是……

    另一位说道:“我给你讲一句专业的,非常专业的。”

    “你讲。”

    “我见过差不多完整的样子,这大家伙的萝卜射手计数器,就是一发萝卜手动拨一下那个计数器,射手专用的。百分百还是五对轮的老样子,原装货。”

    驾驶员问了一句:“那其余的呢?”

    “什么其余的,咱们不是要改嘛,就改了呀!”

    “啊……”驾驶员看看手中已经涨起来,却不再喷气的米饭:“恩,吃饭。”

    “吃饭。”

    两人坐在树桩上,开始吃饭。

    他们在聊天中已经确信,这就是五对轮改。

    萝卜射手计数器是五对轮原装的,其余的,既然是改,那改了就不一样了,这个很正常。

    沈城飞造。

    从全汉家挑选的试飞驾驶员已经在集训了。

    那怕首飞在半年后,他们也需要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熟悉驾驶仓。

    手册上一行大字:

    七姬改-丙型。

    休息时间。

    雷公,很年轻,却是一名天才驾驶员。

    雷公把手册的图双手举起来,躺在跑道旁的草地上,默默的看着。

    黄涛过来也躺在草地上,手上拿着翻开的手册:“我问你,你看这一段,上面写的我不太明白,你怎么理解的。”

    雷公没看,只说道:“七姬,我飞过。全长十五点六米,这张图上标注的尺寸是,长三十五米,载重高达五十吨,挂一百一十七枚各类飞棍。速度最高五马赫,最高升降三万米……”

    雷公报一串数据后问:“黄哥,你确定这是战姬,不是轰?”

    黄涛笑了:“我来之前,先去了栎阳飞造。我的工作是作一些电子类知识的分享与经验交流,我说几句你听完就忘。我师父在那边带队,和咱们的工作一样。长八十五米、翼展八十米,可变。”

    “空重一百七十吨,载重五百吨,速度四点三马赫。升限四万米……”

    雷公从口袋摸出一块糖塞嘴里,嘟囔着来了一句:“他喵的……”

    “不对。”

    “咋了?”

    “油呢,载重不算油的重量呢?”

    黄涛拍了拍两人正读的手册:“油呢?”

    没错,他们半年后要试飞的,算载重量,也没算油的重量。

    就说栎阳飞造那个大家伙,若放在鹰家或是熊家,光是加油就是二百吨起,而他们这个,竟然完全不计算加油的重量,除了机体重量之外,几乎百分百净载重。

    为什么说是几乎。

    驾驶员本身的体重,还要带喝的水,午餐,零售,糖果什么的,这些也是要算重量的,其余的,就是挂飞棍的重量了。

    冷聚充电宝。

    栎阳飞造。

    正如罗千时之前说过的,在纯电力作能源的情况下,发动机结构可以简单到连他妈都不认识了。

    仅是试制型第一套发动机。

    其动力就已经忽视许多空气动力的设计。

    因为,推力太强。

    强到可以不考虑许多细节上的空动部分。

    这个年代,还没有那句名言:力大板砖飞。

    不过,罗千时创造了一句新的名言:装上十台发动机,纯铁块也能飞上天。

    这就是冷聚蘑菇。

    强大到让罗千时颤抖的动力源。

    这算什么。

    秦岭山中,来自冰城工大、京兆工大等数位精英级教授,在宁仁给予的技术资料中,融合出一种疯狂的技术。

    他们设计了一种发动机,在机器内部产生一个冷聚的磁力……

    用实验室内部的形容就是,创造一个肥皂泡,然后通过控制磁场分离出一个微小的肥皂泡放在推进室,达到瓶颈处后,在高压束缚下产生一次冷聚反应,中子指向喷出,产生每秒五公里的喷速。

    这就是推力。

    然后……

    喷呀喷,不用太多,有一百克原料,足够产生七十万亿焦耳的能量,他们就能把这玩意推到火星去,最多两月时间就能到火星。

    当然,如果要推的东西太重。

    咱大方一点,装上一公斤原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