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 浩南哥,自己人

    385 浩南哥,自己人 (第2/3页)

差距就是天壤之别。

    哪怕京城最强的工科院校,机械类本科能拿到多少钱呢?

    封顶七千一个月,这还是有top9名校加成的缘故。

    张浩南在招聘的时候,企业原有老工程师们其实是相当感慨的,毕竟,这些世纪之交进入公司的小年轻,是真的赶上了好时候。

    不过这种感慨在出差的时候,就打消了。

    去客户或者友商那里走一遭,一看还是老样子,顿时回去朝着公司最牛逼的合照默默反思:是我想多了啊,老板真男人,牛逼。

    不过张浩南并没有大规模在建康工科院校办固定的校招会,一切都还是随缘进行中,原因也简单,会消化不良。

    倒也不是消化不了,而是消化不良,且容易跟一些大国企起冲突。

    再有就是公司口碑还没有发酵,这时候扩大招聘范围实属高投入低回报,不如等两年,口碑形成之后,再来招聘,事半功倍。

    就现在公司的工程师队伍,也将将够用了。

    类似一线培训、一线调试、一线测试、一线维修,加加班也能凑合着用。

    反正都是老前辈学长,用用怎么了?

    而跟外企国企招聘靠招牌不同,张浩南在建康高校圈摇人,基本都是靠“浩南哥”本身的赫赫威名。

    再加上各校学生会多多少少都跟“浩南哥”关系密切,老会长更是一个不落都说“浩南哥”牛逼不解释,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见面无非是一句话:浩南哥,自己人。

    所以一般有什么蹭吃蹭喝的活动,张浩南都会让“紫金科技”“嘁哩喀喳”联系各大高校的学生会,气氛热闹不说,也合情合理。

    因为张浩南的的确确就是大学生,这也是侧面提醒着诸多想法太多的官僚,头脑要进一步清醒。

    这次《兰陵王》电影项目启动,建康市本地相关部门一开始并没有说多么重视,毕竟拍个文艺片……它能要几个钱呢?

    结果一个晚上的功夫,文化局旅游局等等部门,都派出了年轻干部过来关心一下项目,嘘寒问暖是必须的,拍摄工作有什么困难……提嘛,只管提,大胆的提。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可惜这回确实晚点了,张浩南打算给徐振涛送福利,这是他未来维持长期骄奢淫逸生活的重要环节之一。

    贯穿沙城的省道,未来会是超高标准的国道,交通压力虽然大,但还是一流水平的公路,往来沿江发达城市都很方便。

    对周围一百公里内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而言,开个几十公里去消遣一下不算什么大事。

    几年后梁溪的“奥特莱斯”落成之后,沙城多的是土鳖开车去梁溪转一转,也不管头顶飞机呜呜乱飞,根本不嫌吵。

    至于说姑苏的“奥特莱斯”,对不起,远了那么一丢丢。

    实际上,就是差了这么一丢丢,同样的消费环境,就是让不少一部分有钱土鳖选择了放弃。

    同理,如果“青龙岗风景区”多了一个“兰陵王府”,稍微添一点配套小项目,就足够吸引附近五十公里左右的有车一族。

    但这玩意儿放在建康,纯属自寻死路。

    为什么呢?

    因为建康风景太多了,太多太多了。

    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以及各种历史遗迹,建康每两公里就能看到一样,同样有这种特质的,当然还有长安洛阳那种老牌古都。

    旅游资源太丰富,现代开发出来的资源,就有点小儿科了。

    其中道理,张浩南也没有说不解释,以他现在的江湖地位,当然可以不鸟一两个小部门的小官僚,但他很少主动跟人交恶,所以取了一瓶葡萄酒,就给几个科长倒了一遍酒之后,再解释自己的考虑。

    “建康的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没必要纠结这几百万的小项目。以建康的档次,要弄也要弄点有牌面的。比如说直接开办个‘旅游文化节’,专门针对某个群体,做好宣传工作,有牌面还有实惠。”

    张浩南跟几个市局年轻干部碰了一下杯,“比如说现在就可以搞个‘青年旅游文化节’,以大学生为主体,甚至还能跟某些外地高校个文化周,比如说完全可以弄个‘松江交大·建康旅游文化周’,每个环节都做一点互动活动,操作上轻松不说,还能在部委那里刷一下脸。当然了,万一出事,该背的黑锅也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