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寒心

    第5章 寒心 (第2/3页)

混杂,充斥大量不学无术、酒色财气之徒,说大宋朝政毁于恩荫入仕的官员之手,一点也不夸张。

    “此次恩荫入仕,说说你的看法。”

    骂归骂,还是要回归正题,解决问题。

    “陛下,此次恩萌入仕的名单共 976人,臣等核查过后,发现人员良莠不齐,有 502人难堪重用,占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臣已经做了备注。请陛下明鉴。”

    徐良在一旁轻声做着说明。

    一半以上,不堪重用。

    赵竑不由得冷笑一声,继续观看标识满满的册籍。

    说实话,除非这里面有经天纬地之才,否则他一个都不会直接授官。

    官二代、官三代,连吃带拿不干事,还要坏事,真以为朝廷是你们家开的。

    而这个时候,他才深刻理解了“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精髓。

    “君王不把自己当“君”,反而和士大夫们沆瀣一气,成了既得利益者。为了自己皇位做的稳当,自降身份,自私自利,也不知道是悲是叹?堂堂一国之君,他们就没这点自信吗?”

    赵竑又是愤愤的一句。

    “堂堂士大夫,他们难道就不知道这中间的弊端吗?”

    “陛下,恕臣直言。士大夫位高权重,家族推恩入仕者众多,多人为官,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利益驱使之下,自然是愿意弊政延续了。”

    徐良有感而发,也是毫不避讳。

    “这上面的十几位史姓之后,是怎么回事?”

    看到奏折上一连串的史姓名单,后面都是四明身份,赵竑狐疑地问道。

    难道说,这都是史弥远的亲属?

    史弥远矫诏立废,他没有痛下杀手,只是觉得不宜大开杀戒,也实在没有必要。

    这名单上一连串的史氏名字,是蹬鼻子上脸,在公然挑衅他吗?

    “回陛下,这七人都是史氏家族的旁支,不是史弥远的直系子孙,有些清誉。这都是执政们所提,臣也没有办法。”

    徐良小心翼翼回答,心头也是无奈。

    恩补名单是吏部铨选,政事堂过审,他这个反贪分司副主事,自然无权定夺。

    赵竑冷冷看着徐良,半晌这才开口。

    “徐良,我看你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