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独断

    第48章 独断 (第2/3页)

多的粮草,与时局更是无益。所以,夏天最热时出兵,才能万无一失。”

    这些简单的问题,《鞑靼策》上说的再也明白不过,实在是不值一提。

    “原来是这样!老夫愚昧!”

    罗世昌恍然大悟,老脸一红。

    看来在入西夏援救这件事上,自己过于魔怔,而赵竑,显然已经做过周全的考虑。

    《鞑靼策》,赵竑能写出此书,对蒙古大军的优缺点,自然比自己更加清楚。

    “陛下,话虽如此,还是要慎重。兵端一起,后患无穷啊!”

    又是高定子黑着脸,迫不及待说了出来。

    “高定子,援救大夏,朕意已决,不必多言。要不然,朕也不会千里迢迢跑到蜀口边塞来。你难道以为,朕真的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吗?”

    赵竑有些不耐烦,脸也沉了下来。

    出兵增援西夏,不过是未雨绸缪。难道还要他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给下面的臣子吗?

    “陛下,臣知罪。但臣一片苦心,陛下三思!”

    高定子红着脸肃拜一礼,还是有些不屈不挠。

    赵竑暗暗点了点头,温声细语。

    “人无伤虎意,虎有弑人心。朕执掌大宋,要对天下的百姓负责,绝不会任意妄为,更不会妄起刀兵。等到明年夏天,你自然就会明白朕的苦心了。”

    要不是为了打破四川士大夫抱团排外的局面,这个敢于直言诤言的高定子,还真可以在四川多做些事情。

    看来,调高定子去两浙西路、天子脚下推行新政,是一步好棋。

    “陛下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臣无话可说。”

    高定子无奈,只能接受。

    皇帝苦口婆心,或许真有先见之明。而且皇帝纳谏,似乎只能拭目以待。

    “陛下,但凭夏军困守,恐怕不够。陛下打算何时亲率大军入夏增援?”

    赵竑正在沉思,西夏公主李惟名,忍不住又问了起来。

    “公主,你倒是心急。”

    赵竑看了她一下,微微一笑。

    前军还没有动身去西夏,李惟名已经问起一年后的事情了。

    李惟名的脸,莫名地又是一红。

    “朕已经说过,这场战争得持续一年半载。朕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编练新军,准备弹药,辎重粮草,没有五六万战兵,朕到时怎么援救大夏?怎么和鞑靼大军抗衡?”

    赵竑看着脸红羞怯的李惟名,徐徐而言。

    “战争打的是后勤,拼的是钱粮。可前提是将士用命,上下一心,否则战事一起,非逃即溃,纵然千军万马,还不是废物一堆。”

    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