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力阻

    第49章 力阻 (第2/3页)

厚非。但派兵入夏,还是太过草率,也于事无补。老臣恳求陛下收回成命!”

    始终觉得赵竑的用兵计划过于鲁莽,也觉得赵竑能够虚心纳谏,崔与之才苦苦相劝。

    “老相公,大宋与鞑靼,迟早都有一战。大宋缺乏战马,机动性差,这是硬伤。朕要通过这一次增援西夏,得到更多的战马,甚至是河西养马之地。”

    赵竑毫不为忤,耐心解释。

    “至于援兵,朕会以民间力量的方式让他们增援,或者“志愿军”的方式,即便是败了,他们也不是大宋军人,这叫暗度陈仓。鞑靼和西夏战后,如果朕所料不错,鞑靼会有一个两到三年的混乱期。那就是我大宋最后的机会。”

    事实上,宋蒙交战时,每一次的蒙古贵族内乱,都是一次南宋获得喘息的机会,可惜南宋都没有抓住。

    “志愿军?”

    崔与之糊糊涂涂,又被赵竑带到了沟里。

    河西祁连山,养马的天然之地,自汉武帝时已经是誉满天下。

    为了河西养马之地,赵竑不惜和鞑靼大军正面为敌,这不是火中取栗,这是在玩命啊!

    “不错,志愿军,也就是民间力量,打鞑靼一个措手不及。不过,鞑靼势大,不会轻易退兵,因此……”

    一万将士入夏增援,恐怕只能阻止蒙古大军灭夏日期,并不能让蒙古大军退兵。

    到了那时,他就要挥兵北上,打通入夏的通道,甚至要和蒙古大军鏖战。

    “朕有三件大事要你抓好,这其一就是要你在四川成都好好练兵,择官军中优者,淘汰劣者,人数为五万到十万。到时朕会挥兵北上,接回出征的将士,也许会和入侵的鞑靼大军作战。”

    赵竑沉吟着,徐徐说了出来。

    四川官军二十余万,成都路重中之重,十万官军,操练出五万,应该问题不大。

    “陛……下,五……万大军,如何操练?”

    崔与之结结巴巴问了出来。

    赵竑反应太快,他有些跟不上赵竑的节奏。

    “朝廷会从讲武堂抽调军官,来军中指导将士们操练,彻查空饷、淘汰老弱病残,不能胜任者,必然要被淘汰。”

    “陛下,空饷好说,彻查就是。淘汰老弱病残,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淘汰下来的将士,该如何安置?”

    崔与之忧心忡忡,赵竑微笑着吐出两个字。

    “汉中!”

    “汉中!”

    崔与之恍然大悟,摇头苦笑。

    汉中屯田,数十万军士足可安置,何况数万?

    “陛下,臣以为,利州东路安抚使陈立年老体弱,性格过于温和,似乎不太适合在汉中屯田。”

    “崔帅可有合适的人选?”

    赵竑点点头,示意崔与之说下去。

    他本想让江南东路统制官江万载协助陈立屯田,不过江万载才二十岁,又没有民政的经验,让他犹豫不决。

    “城固知县陈隆之,他是川人,四旬不到,熟悉汉中民情,可为屯田主官。”

    “川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