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一触即发

    第82章 一触即发 (第3/3页)

    赵竑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西北十万大宋锐士,难道还保护不了朕吗?要真是如此,朕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赵竑摆摆手,阻止了众臣的劝阻。

    “朕坐镇兴元府城,静候鞑靼大军前来。朕意已决,不必进言!”

    兴元府城坚固高大,除了城中一万战兵,还有他的三千步骑禁军。更不用说,城中的厢军民壮,最少也有一万之众。

    这么多人马,凭借火器,据城而守,一两个月,应该没有问题吧。

    众将臣无奈,只有住口不言。

    皇帝刚猛,他决定的事情,谁敢反对?

    关键是,反对了也没用。

    “大战一触即发,大家好自守城。鞑靼大军也有火器,众军小心为上。”

    赵竑看着赵溍和孟珙,一本正经叮嘱道。

    蒙军拥有火器,不足为奇。蒙古大军中工匠众多,虽然四年前,沔州城一战,速不台军中的数百工匠被一窝端,但并不影响蒙军中的工匠数量和质量,造出火器也不足为奇。

    当然,赵竑对自己的火器,拥有绝对的自信。

    赵溍和孟珙赶紧领旨,赵竑继续问了起来。

    “吕文德和江万载那里,有没有奏报?”

    蒙古大军如果真是分兵两路,西线应该先到沔州城,吕文德也应该有奏报。

    “陛下,沔州城军报!”

    赵竑话音未落,军士进来禀报,众人都是精神一振。

    不用说,吕文德此时来报,蒙古大军肯定是两路南下,要会师于他脚下的汉中了。

    果然,军士进来禀报,和赵竑的估计基本吻合。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赵竑看完军报,轻声笑道:

    “吕文德在沔州城东布阵,要阻挡南下之路,和速不台的鞑靼大军野战。看来,他的心气很足啊!”

    让他欣慰的是,西北边军,终于有了野战的能力,也有了野战的勇气。

    “陛下,鞑靼大军分兵,正好被我军各个击破。这样一来,王坚和江万载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压力。”

    陈隆之脸上的轻松,掩饰不住。

    “陛下,我倒是希望鞑靼大军全来汉中,和我军好好地野战一番。只有不断地实战,不断的胜利,才能铸就一支真正的强军,此其一。其二,万一速不台部退去,和我南下援军相遇,恐怕打草惊蛇,战事难以预料!”

    孟珙语气冷静,却有另外的一种看法。

    赵竑微微颔首,传下了军令。

    “派人通知吕文德和江万载,让他们让出道来,放速不台部东进。咱们集中兵力,就在汉中和鞑靼大军决一死战!”

    正如孟珙所说的一样,只有不断的胜利,才能给将士们信心,铸就一支铁军。

    “利州两路的粮草,能坚持多久?”

    武休关被攻破,赵竑的信心,莫名地下降。他承担不起这样一场大战的伤亡。

    “陛下,可以坚持到明年二月。”

    陈隆之和孟珙对望一眼,都是惴惴不安。

    “陛下,一场偷袭战,主将无能,不必忧心。我西北边军精锐,良将颇多,东线的王坚,北线的余玠曹友万,西线的吕文德江万载,个个都是勇猛果敢,没一人懦弱无能。陛下无忧。”

    孟珙大概猜到了赵竑的担心。

    “陛下,成败不过兵家常事。小小挫折,只会让我三军将士知耻而后勇,更能杀敌报国。”

    陈隆之跟着一句。

    众臣子似乎领会错了自己的意思,赵竑摇摇头,苦笑一声。

    “你以为朕怕了?朕只是不忍心看到我大宋的年轻人流血牺牲。他们都是我大宋的希望,年纪轻轻,风华正茂。看着年轻的生命逝去,朕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一场大战下来,恐怕有数万年轻的生命就会逝去,想起来让人觉得残忍,令人唏嘘。

    皇帝爱兵如子,众将臣都是钦佩。

    大敌当前,他们也只有浴血奋战,以报君恩了。

    “诸卿,大战一触即发,诸位共同努力,查漏补缺,共抗鞑靼吧。”

    大战即将来临,战事如何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