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领袖

    第67章 领袖 (第2/3页)

生本就孤寂,生老病死,自然轮回,又何必太过认真?

    在他的个人情感生活一塌糊涂的时候,他在大宋国内的政治影响上,他的政治事业上,他在国内外的声望上,却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关中一战,打破了蒙古大军战无不胜的野战神话,也让他的军事能力被神话,所有名将能臣都为之黯然失色。

    他的诗词被万千年轻人拜读,传奇故事为年轻的军人们学生们耳熟能详,被他们誉为大宋的“救星”,古往今来的“千古一帝”,尽管他还没有完全消灭贫困,一些地方的百姓还在吃糠喝稀。

    他带领大宋走上强国之道,为海外诸国所敬畏,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大宋如日中天,他也是成了列国仰望的神之君王。

    还差一点点,当他率大宋王师恢复故土,不仅能中兴大宋,带领一个汉人王朝走向巅峰,他也必会是世界的领袖,为整个世界所膜拜。

    但他不过而立之年,不去轰轰烈烈地拼搏一番,他重生的意义何在?即便是他答应,他无数的崇拜者们也不会答应。

    他辜负不起千千万万大宋子民的失望。

    强敌未灭,国事纷纷扰扰,好像还远远没有到马放南山的时候。

    埃及开挖的“苏伊士运河”,非洲、澳洲的垦殖,还有大宋舰队正在探索的美洲新大陆……

    更不用说,金国未灭,还有即将到来的北伐!

    打更声响起,似乎已经是鸡鸣四更。头昏脑涨之下,赵竑站起身来,过去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门外新鲜的空气,让他不由得精神一振。

    “陛下!”

    看到赵竑出来,门外值夜的禁军们一起行礼。

    赵竑轻轻点了点头,背手离开。

    禁军们面面相觑,远远跟上。

    漫无目的,信步而行,不知不觉走出了拙政园,穿过金陵讲武堂的教学区域,到了大校场的位置。

    教场上静悄悄,路旁的灯光微弱,微风拂过,树叶哗哗作响,空气清新,让赵竑振作了许多。

    自金陵讲武堂创办以来,这片土壤孕育了数以万计的讲武堂毕业生。这些年轻人在边塞出生入死,浴血沙场,不知牺牲多少,才让大宋有了今日稍稍安静的局面。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塞上的军人们,他们许多人应该还在城墙险塞上执戈戍守,长夜未眠,护卫着大宋的边疆,保卫着大宋千千万万子民的安全。

    大宋数十万的将士们以他马首是瞻,大宋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以他为领袖和榜样,他绝不能斗志消磨,让他们失望,让这个苦难而又辉煌的民族失望。

    感觉到后面似乎有异响,赵竑下意识转过头去,借着路灯散发出来的灯光,数十步之外尽是人影,黑压压一片,尽是金陵讲武堂的学员。他们看着赵竑,眼神中都是仰慕。

    “你们……”

    赵竑微微一怔,话语戛然而止。

    话到嘴边,他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校长,国事操劳,保重身体!”

    前排的一名黑瘦学员开口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