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获得新生的左侍郎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373章 获得新生的左侍郎 (第1/3页)

    虽然王胜并不是很懂农垦,但基本流程还是知道的。

    关键是肖大人说过,可以请农垦高人来辅佐,这样,他的信心足了。

    在这里开垦荒地,不需要向朝廷缴纳一粒粮食,就全部属于开垦者所有。

    对于终晋帝国而言,这买卖很划算。

    等于帮朝廷解决了戍守士卒的生存问题,也就是落实了戍守边疆的责任。

    太子爷当初心里盘算过,迁徙灾民前去耕种,只要这些灾民能安心下来,关外屯堡防御体系就有希望。

    东汉时期,有曹孟德大兴屯田,积粟数十万石,这些都是成功案例。

    还有明太祖朱元璋百万屯军的成功经验。

    当然,首先必须给大家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关外属于危途,一般人肯定不愿意去。

    而广大灾民流民是一个人口来源,无论蒙汉,把咱们先吸收进来开垦,然后再分而治之。

    当年,王宝权跟随曹其昌,曾是五相内阁府的左侍郎,二品衔。

    他的统筹能力不弱,而且应该很强。

    关键是,他憋着一股子劲,要为惨死在曹其昌手上的一家子人报仇。

    要报仇,首先要讨得太子爷的欢心,重用。

    所以,元智也真是看准了他这点心思,才大胆地使用王宝权,让他隐姓埋名用肖廷生这个新名字。

    廷生就是朝廷所生,新生。

    实际肖廷生的使用,朝堂上有不少人提出过异议,包括太子爷周边的亲信。

    但太子爷似乎有他的理解和用人之道。

    肖廷生到任军务司左提督之后,公布政令第一号:

    凡愿意成为军户的,每户赠基本房屋,授以耕牛犁铧铁耙锄头等工具,开垦荒田都归己所有,让他们代代相传,有手艺的军户,军务司将给予职位和物资奖励。

    从关内迁徙至军务司下属所、屯、堡的,除了上述优惠条件,军务司提供迁徙安家费用补贴,并准予全家老少一起来。

    肖廷生开出的这些条件,足以让许多灾民流民们怦然心动。

    如其活不下去造反,同样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