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将心比心,最难提防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652章 将心比心,最难提防 (第1/3页)诸葛瑾安抚了关羽的部曲,确保他们“人人有仗打,人人有功立”后,
那些急求进步的猛将们,也就不再焦躁,能平下心来静静等待。
大家放宽了心态,这场接风宴最终也就人人尽兴。
连素来不爱饮酒的高顺,都颇受激励喝了好几盏。至于关羽和其他将领,那就更是酩酊大醉,被扶回去好好歇息。
此后三日,关羽带来的援军,陆续集结休整,适应襄阳附近的气候水土。
刘备也给这些新来的援军,都拨足了粮秣鱼肉,确保士兵们顿顿吃饱,在战前把士气和状态都磨合到最好。
为了供给军队尽量新鲜的肉食来源,刘备军的快船在汉水里往来拖网游弋,尽情捕捞,把水军的轻快小船都尽量利用上了。
每日汉水河面上都是千舟拖网,百舸争流。拖回一石石的新鲜肥鱼,配上军中储备的咸菜一起炖成汤羹,给士卒加餐。
这种场景,被对面蔡瑁派出的哨船侦知,闹得蔡瑁也是心惊肉跳,总觉得刘备的水军莫非要有什么大动作了。
蔡瑁不敢自专,当然要把情况上报。曹仁听说之后,倒是非常稳健,对此并不以为意。
“区区水军战船调动,有什么好担心的?襄、樊各城互为犄角,且汉水在襄、樊一带水道狭窄。
只要陆上险要都握于我军之手,就算刘备的水军比你稍强一些,也翻不起浪来!”
曹仁如是给蔡瑁鼓劲,让他别自己吓自己。
蔡瑁无奈,也就只能继续观望。
……
不过,短短三四天之后,随着刘备的水军持续频繁调动,曹军的哨探斥候也不断传回新的情况。
曹仁和于禁、贾诩也终于多疑了起来。
七月十二这天傍晚,曹仁便忍不住召集于禁、贾诩问策。
其中于禁是特地从城南的岘山大营赶回来的。
另外,作为荆州降将首领的蔡瑁,也难得被曹仁邀请,一并参加了军议。
人到齐之后,曹仁也不客套,直接拿出几封细作带回的情报,询问贾诩:
“听说关羽的援军,已到了四五日。之前我们都估计,关羽抵达之后,刘备肯定会安心固守,因为时间站在他们那边。
朝廷投入到荆州战场的总兵力,虽比刘备仍有相当优势。但刘备还有益州的援军没能来得及赶到。
再给刘备拖一个月,等益州兵也到了,到时候他的战力会更强,也更有可能发动反攻。
但现在看来,刘备似乎并不打算等益州兵抵达,光是一个关羽赶到,他就急于反攻——这又是为何?其中莫非有诈?”
面对主帅的疑问,于禁没敢立刻回答,他也不擅长揣测这种事情。
贾诩则是接过己方细作刺探得的情报,反复验看,试图从中找出些蛛丝马迹。看完之后,他才持重地说:
“按派往宜城的细作所探得情报,关羽抵达后这几日,似乎颇为其麾下部将不平。认为刘备这几年都不许关东诸将主动进攻,难以建功立业。
如今好不容易大战在即,前有刘琦降将黄忠机缘抢功,后有张飞的益州兵赶来分功,关羽想恳请单独出战,为手下人争功,倒也说得过去……”
曹仁跟关羽以及那些当年吕布麾下的降将,都是挺熟的,闻言不由回忆起来,试图想明白这事儿到底有几分可信度。
毕竟当年曹操跟吕布也是打死打活了好几年,曹仁作为曹营第一本家名将,跟吕布、张辽、高顺都交手过好几次。
回忆了半天,曹仁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关羽和高顺,有那么熟的交情么?高顺不过吕布麾下降将。
要说关羽是为了他自己争功求战,我倒相信他做得出来。但为高顺出头,未免有些太多管闲事、仗义出头了。”
见主帅质疑,贾诩一时不知如何反驳,也就沉默不语。
倒是刚才没想到该怎么说的于禁,刚刚被贾诩启发了,似乎打开了些思路。
此刻见贾诩词穷,于禁灵光一闪,冷不丁分析道:
“将军,末将以为,此事倒也不奇怪。试想关羽已经身居高位,他被刘备表为卫将军,还有什么可升的?便是刘备自己,也不过是车骑将军,与关羽只在一线之间。
所以,以关羽的傲气,就算他要争功,也不该为自己争,就是为手下人争的。
退一步讲,就算高顺曾是吕布降将,那又如何?张辽也是吕布降将,但张辽和关羽的交情,将军也该有所耳闻。说不定高顺沉默寡言,但这几年对关羽勤勤恳恳,令行禁止,关羽就欣赏他了呢。
而且……还有一点,不是我恶意揣测关羽,但人孰无私心?按细作回报,此番关羽来援,带了不少部将,其中就包括长子关平。
听说那关平原本没什么大功,最近四年跟着关羽又无仗可打,如今终于有大战的机缘,关羽必然想提携亲儿子。
但他这人又拉不下面子,不好意思为儿子捞立功战机捞得太明显,那当然要再扯一个非亲非故的部下,好好提携一下。再把提携关平的事儿,顺势夹带其中……”
于禁一番人情世故的话,也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但没想到,这番话的效果,却是比预想的更好,也比贾诩刚才那番实事求是的分析更令人信服。
曹仁似乎一下子就想通了关羽的行为逻辑、内心动机。
对啊!他自己升官升够了,不用嫉妒黄忠了,但他还想给自己亲儿子铺路啊!
哪怕是天下名将,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成才?
曹仁自问,他要是有机会提携儿子曹泰立功受封,那他肯定也会殚精竭虑做局的啊。
而且,原本的历史上,曹仁晚年就是这么做的——曹仁晚年,也就是曹丕篡汉之初,魏军从合肥进攻孙权的濡须。
当时孙权派来守卫濡须口的大将,乃是朱桓。曹仁原本已是一世英名,但是在那一战中,他轻敌冒进,不听蒋济的劝说,其实说白了就是想给儿子曹泰铺路、帮曹泰立功,把最出彩的攻坚任务交给儿子负责。
最后曹仁败于朱桓之手,羞愧得大病一场,回去就病死了。
所以,凭曹仁这种想给儿子铺路的性格,一听说关羽也有这个性格弱点,他立刻就相信了。
哪里还会去想“关羽为高顺争取立功机会,其实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