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断尾求生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664章 断尾求生 (第1/3页)

    面对眼下不得不断尾求生的险恶局面,曹仁眼神阴冷地扫视了一圈众将,一边扫视一边在心中琢磨着对策。

    可惜,他并不是以脑子好使著称的智将,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想出谋生之策,也实在是难为他了。

    最后,他也只能先做点什么,以求稳住军心。

    所以他决定,先把必然要挑选的断后敢死之士选出来,这样其他部将也就不用提心吊胆了,能尽量向前看,齐心协力冲出去。

    毕竟到了眼下这一步,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曹军是必须牺牲一颗弃子的。

    至少一颗,情况继续恶化的话,还有可能更多。

    “让于禁断后?不行,他毕竟是跟随了丞相近二十年的老人,之前表现也一贯不错,他还另外有用。”曹仁内心盘算了一番,把一开始想要放弃于禁的念头压了下去。

    他愤怒归愤怒,但还是识得大体的,知道不能为了一场的胜败,就直接抛弃大将。

    最终,他只是把目光扫到了自己的心腹部将常雕身上——也就是原本历史上,十几年后在曹仁临死前,为了给曹仁的亲儿子曹泰镀金、在第二次濡须口之战中死在江东朱桓手上那位。

    为了显示自己在危难时刻、让亲信扛重任的姿态,曹仁很有格局地下令:

    “常雕!我令你带本部五千人,一会儿继续留守这水寨外营。如果高顺觉得我军撤退了,想要衔尾追杀,你就死守寨墙不让他出来!做得到么!只要拖住几个时辰就行,为主力突围争取时间!

    只要拖够半天,最后哪怕你顶不住了,我准你投降。回去后,我也会让丞相善待所有断后将士的家属,绝不会按投降者的家属论处,而是会按战死者家属来抚恤恩养!”

    “诺!将军放心,末将定然死战到底,拖住高顺!”

    这种场合下,常雕当然不可能拒绝,他也算是曹仁一家优待恩养至今的心腹,这种时候就是要他卖命的。

    其余于禁等将领,原本还有些提心吊胆,但见曹仁分派任务倒也公允,并没有让自己的嫡系先跑,顿时军心稍稍安定了些。

    曹仁又火线激励了几句,见人心还算可用,便要分配具体的突围任务。

    “于禁!一会儿你带着本部人马为先锋,等水退后,随我合力杀回襄阳城!关羽肯定会尝试半渡而击,所以你和我要分开走。

    你从鱼梁洲水道的南侧渡河东归,我走北侧。你这边可能会吸引到关羽本人,务必小心一些。”

    曹仁一边说着,一边用佩剑在地上划了一道浅浅的土沟痕,然后指点着划痕的两端,示意了自己声东击西的计划。

    嗯,确切地说,应该是声南击北。

    首先渡河的那部人马,肯定会遭到关羽主力的迎击。但整条水道南北有近二十里,一头陷入混战后,另一边还是有可能偷偷渡河跑掉的。

    这显然是要于禁在另一个场合做诱敌炮灰了。

    于禁面容愁苦,但刚才曹仁嫡系的常雕已经领受了一项必死的断后任务,他现在也没脸拒绝,只能表示一定尽量牵制关羽,并且争取突围成功。

    说完这些大致的安排后,因为大水还没彻底退去,曹仁也只能让士兵一边休息加餐,一边准备。再想到什么查漏补缺的,就有一搭没一搭补充。

    就这么又过了一刻钟,曹仁遥望见西边的鱼梁洲水道,水势果然有所下降,原本被淹没的岸边,终于开始渐渐重新露出水面。

    确认了这一点,曹仁内心对于于禁的愤怒,也稍稍消退了些。

    因为这足以证明,刚才的洪峰不是天然涨水,多半是诸葛瑾用了人为的手段推波助澜,否则不会来得那么快退得也那么快。

    所以于禁防不住也是正常的,不是他疏忽失察的罪过。

    眼看大水渐退,曹仁正要挥手下令、正式执行刚才的部署,让部队开拔突围。

    但就在此刻,他麾下有个部将,从北边岸边的方向、急匆匆跑回来,拉了拉曹仁的甲袖,朝着北边一指:

    “将军!对岸徐将军有派船来接应!还有郭军师的信使!说是听闻南岸遭了大水,郭军师有策要献。”

    曹仁猛然抬头往北看去。

    过去这几天,他为了跟关羽决战、为了先歼灭高顺,也确实有问徐晃调兵一起参加决战。

    不过后方也得留人固守,所以徐晃本人并没有亲至前线。只是派了两个部将,各自带了数千至上万不等的兵力来助战。

    如今距离涨水,已经过去两三个时辰了。

    樊城距离南岸,只有一汉水之隔,汉水最宽处也不过两三里。所以徐晃能及时查明南岸发生了什么情况、然后再派人过来联络,也是不奇怪的。

    曹仁也是病笃乱投医了,郭嘉说要献策,他当然乐见其成,便下令各军稍稍推迟突围行动,等他先接见一下郭嘉的信使。

    不过一眨眼的工夫,郭嘉信使便被带到曹仁面前,信使也不善言辞,只是把一个封印完好的火漆竹筒呈给曹仁。

    曹仁也来不及细看封印,只是粗略扫了一眼,就立刻抽出匕首暴力拆信,把竹筒劈开。

    从碎成两半的竹筒里掏出信帛,曹仁粗略读了一下:

    “子孝将军明鉴,惊闻南岸友军遭敌水攻,如今虽不能确定缘由,但以诸葛瑾之多谋,此番大水多半便是其设计。

    既是诸葛瑾之谋,则关羽必有后续准备。愚以为,将军若猝然决定路上突围回返襄阳,必在徒涉鱼梁洲水道时,遭关羽半渡而击,如此大军必然崩解。

    既如此,不如让撤回襄阳的部队,全程贴鱼梁洲北岸西归。至河口时,筹备大量小船快速摆渡,如若关羽堵截,可多行十余里,至襄阳城北门而归。

    然关羽的水军也必然不弱。一旦发现我军这一新动向,极有可能从汉水干流、绕过鱼梁洲半岛,重回北岸,在汉水河面上拦截我军。

    故而我军撤退必须求快,若短时间内无法筹措足够多的船只,一旦后军不及转运,被关羽追及,则我军水军必蒙巨大折损。一旦我军水军再遭折损,则雨季水涨期间,我樊城守军,将无力再通过水路与襄阳联络、守望相助。

    如今樊城方向的战船,我已劝徐公明将军尽快集结,立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