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正好有借口盯着曹操打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669章 正好有借口盯着曹操打 (第1/3页)诸葛瑾一番运筹,既说服了张飞,更说服了刘备,让他们愿意采取“对襄阳以围困威慑迫降为主、对北岸的樊城反而以强攻破敌为主”的思路,来指导我军下一阶段的战略部署。
毕竟相比于曹仁,于禁还是更有可能被威慑投降的。
而且襄阳毕竟是刘表曾经的统治核心,这地方如果能相对和平地接收过来,对于刘备的威望、收拢刘表旧部的人心,都有很大好处。
相比之下,樊城就没那么值钱了,它更多只是一座军事要塞,是襄阳对岸的桥头堡。
襄、樊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后世平、津之间的关系。平城里有大量该保护的东西,磕了碰了都心疼,津门就相对无所谓了,砸碎一些立立威也不是不可以。
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诸葛瑾还非常审慎地进行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推演,而不是跟其他穿越者那样照搬先知先觉的历史经验。
因为他知道,如今的情况,跟原本历史上、关羽北伐襄樊时,是完全不一样的——原本历史上,荆北自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前被曹操占据,到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中间已经被曹操势力统治了十几年了。关羽当然只能以强攻为主,攻心为辅。
但现在情况截然不同,曹操占据襄阳才不到半年,城内有很多仁人志士,只是被蔡瑁裹挟的。
刘备可舍不得把这些可以争取的势力,都打烂砸碎,能和平争取当然要和平争取。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是要“只诛首恶,不问胁从,投降免罪”。
刘备军高层在这个问题上统一了思想后,对襄阳的攻击行动,才得以顺理成章地推行下去。
……
那次定策会议之后,又过了三天。
时间已是九月中旬,张飞的部队在得到了三天的休整后,终于恢复到精神饱满的状态。准备对襄阳城发起第一轮威慑性的攻城。
当然,张飞部休整的那几天里,关羽和黄忠的人马也没闲着。他们虽不用承担主攻任务,但需要承担战前的准备。
关羽和黄忠各自派出大量辅兵,顶着大藤盾,在前沿设置了很多遮蔽箭矢的临时工事。
还推着带防箭护盾的推土车,把一车车土倾倒进襄阳的护城河内。
这活儿也不是等张飞来了之后才开工的,而是早在张飞抵达前两天就开始了。
经过累计五天的填土,襄阳的护城河已经被填出了好几个狭窄的缺口。虽然还没能彻底填断,但只要在缺口处搭上壕桥车,就可以通过飞梯和小型云梯。
关羽和黄忠的辅兵队作业时,城内的于禁当然也有放箭阻止。
攻城一方便借着藤盾和木板阵屋等掩体的掩护,也用大量弩手抛射城头,双方互射压制。
关羽还弄来一些投石机,装上碎石弹,对城头进行压制。双方在短兵相接之前,就已经远程打得不可开交。
关羽和黄忠的兵力之盛、远程火力之猛,给于禁和守城将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于禁每每也在心中感慨:“刘备兵力日盛,我军却折损近半,后续这襄阳城,也不知还能守多久……偏偏关羽来的时候,还打断了我军的秋收。
今年襄阳城南的的秋粮,都没能收割入城,只能靠刘表留下的库存维持。岘山大营的粮草,也多半没能运回来。城内的存粮要吃过冬天,还是做得到的,但来年春荒怎么办?”
这些问题,每每让于禁心烦意乱。
以襄阳的富庶,原本光靠存粮供大军吃上一年多,也是没问题的。何况现在他的军队规模也变小了,很多部队之前在鱼梁洲水淹时被消灭了,吃饭的嘴就更少了。
但是,秋收没能收上来,城外的土地都在收获季被刘备军占住了,这对于襄阳的存粮持续时间,是一个重大打击。
加上岘山大营存粮的事儿,双重打击叠加之下,才让于禁的断粮预期,大大提前了好几个月。
几天的对射消耗下来,于禁麾下的弓弩手,也有数百人的伤亡。城墙上的不少设施,以及女墙、垛堞,也多有被敌军的投石机砸坏的。
对面的关羽部辅兵、弓弩手,虽然肯定也有相当的伤亡,但于禁知道自己靠消耗人命,肯定是耗不过对方的。
为了减少嫡系部队的损失,于禁只好又留了个后手,这几天抓紧在城内抓丁。
把一部分民夫乡勇临时征发上墙,让他们负责后续投掷滚木礌石、修补女墙垛堞的工作。这样也能降低后续作战中、主力战兵的折损速度。
如今,这一切准备工作,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即将迎来实战的检验。
……
九月十二这天一早,张飞带着数万生力军,集中在襄阳城的南门外。
铺开浩浩荡荡的阵势,推着几十架云梯,即将展开强攻。
在东门外,也有一万多人的部队部署,他们负责佯攻策应,为南门外的友军分摊压力。
因为临时搭板的壕桥强度还不太够,今天的强攻并没有出动葛公车,就只是用了云梯蚁附。
葛公车太过沉重,会把厚木板支撑的壕桥压塌,必须把护城河某一段彻底填平、填到对岸,才能动用。如今填河的进度,还不支持这种武器。
毕竟襄阳城曾是刘表的治所,这里的护城河实在是太宽深了。这么点时间,彻底填出直抵城下的道路是不可能的,只能填窄一点然后架上厚木板。
不过,这种把对方脖子上的绞索逐渐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