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给诸葛亮三年,还你一个新益州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711章 给诸葛亮三年,还你一个新益州 (第1/3页)

    建安十四年,九月。

    诸葛亮再次回到了对其治理心悦诚服的成都。

    离开了五个月,走的时候还是春耕刚刚结束,归来已是秋收时节。

    绵延在整片岷江平原上的金灿灿晚稻,都已经被收割捆扎。只留下一小截秸秆茬还杵在那儿,让整片田园依然保持金黄的色泽。

    船队沿着岷江逆流而上时,一路上看着两岸的稻田,就能清晰感受到,这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真是天佑大汉,灾荒了多少年了,终于又有如此大收之年。再稍微攒几年军粮,就能助主公全力北伐,驱除曹贼了。”

    诸葛亮身边几个随行的部将,如周泰、蒋钦等,一路上忍不住如是感慨。

    而这些“无知”之言,自然是被同行的文官、幕僚们驳斥。

    比如蜀郡郡丞杨洪,他原本也不是诸葛亮的随行人员,而是提前打探了诸葛亮船队返航的行程日期、亲自提前到江原县迎接,再陪着一起回成都。

    此刻听了那些不读书武将的感慨,杨洪骄傲地纠正:“蜀中这两年年景明显好于往常,这都是诸葛令君之功,又何必归因于运数?

    令君的租庸调法和代役钱,让民力得以人尽其用,有田者不至于过劳,无田者又可以常年务工维生。若是用往年旧法修缮都江堰,两三年内怎么可能修缮完备?就算能修缮完备,所靡费的钱粮、扰民的程度,也会远远高于如今。”

    杨洪越说越觉得与有荣焉,随口细数诸葛亮在蜀地兴修水利的详尽功绩。

    这些细节,武将们也听不太明白,但大致也能感受到,诸葛令君的为政举措,肯定是比古人精打细算又公允得多。

    诸葛亮本人,则是显然毫无得意之色,站在船头望着两岸的稻田,手中轻摇羽扇的节奏始终是不疾不徐。

    不过他也不扫杨洪的兴,只是等杨洪吹嘘累了之后,诸葛亮才随口查问一些别的细节:

    “这都江堰有彻底修完了么?四月我出川时,似乎还差一些吧?”

    杨洪连忙禀报:“确实还有些扫尾的修补,不过今年冬天这段农闲,肯定可以彻底修完。”

    诸葛亮凝神细问:“那有动用邻郡的钱粮么?还是全靠蜀郡本地的余粮便能完成这个工程?没有冒出什么额外开支、影响将来对蛮夷的南征吧。”

    杨洪:“只靠蜀郡本郡的工料和余粮,便足以支撑。今年蜀郡本郡的田赋税粮,倒是不太够。但是因为丰收,民间余粮很是充足,田地稍多的百姓,都有粮食可卖。

    令君所想的那些防止世家豪强囤粮蓄粮的措施,又推进得力,所以粮价相对低廉。

    官营的众多蜀锦工坊和其他工场,产量也非常稳定,民间对盐、茶、绢、铁的需求又高。光靠出售这些物资,就能向百姓买到足够的粮食用于徭役。”

    杨洪短短几句话,就把诸葛亮离开后这小半年里,蜀郡的经济建设成就,描述得跃然纸上。

    说白了,关键还是在于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足够的投资,有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然后劳动力也得到了充分释放,无地可种的游民如今在蜀郡几乎不存在,总能找到活干。

    原本刘璋时期人多地少的矛盾,通过花钱买徭役和兴办手工业,基本上都安置妥当了。

    而且大量高质量的手工业品重新投放到市场上,也引来了世家和豪强“升级生产力工具”,把那些原本窖藏金银铜钱的有钱人,消费能力彻底挖掘释放了出来。

    那些用来买盐茶绢锦的钱,固然是消费性的。

    但买钢铁器具、工具的钱,显然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蜀郡富户们大量购买钢铁生产工具、扩大生产和兴修水利、新建工坊。这个过程中,他们所需的货源,也并不都是蜀郡本地产出的,还必须辅之以郡和郡之间的大规模商贸、“比较优势”互通有无。

    毕竟蜀郡没什么铁矿,冶铁工业也没什么新发展,相比之下,隔壁的犍为郡这两年被诸葛亮重点关照、全力建设井盐和钢铁工业。火气井炼钢厂一座接一座地拔地而起,钢铁产量更是以几乎每年都能翻倍的高速疯狂成长。

    而蜀郡这儿新建工场多、修缮都江堰又要耗损大量钢铁工具。犍为郡那边近两年出产的钢铁,基本上一半多都卖到了蜀郡。而蜀郡富户们,自然也需要掏出足够多的真金白银去购买。

    考虑到犍为郡那边并不需要太多的蜀锦和茶叶用于消费,而犍为产出的工业产品却都是蜀郡这边的“刚需”,所以按照正常贸易的话,蜀郡这儿富户的硬通货很快就会大量流失、形成“郡际贸易逆差”。

    不过,有杨洪和张裔、王连等能吏的及时管制和把控,又有诸葛亮高瞻远瞩、先知先觉的预防,这个问题也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被顺利解决了。

    诸葛亮早就考虑到郡和郡之间、民间贸易导致的相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所以特地以官府信用背书,把蜀锦做成了可以和黄金、镀银币、铜钱强行绑定汇兑的硬通货。

    哪怕犍为郡那边经营钢铁业的商人不需要那么多蜀锦,也可以收蜀锦作为钱币/货款囤起来,反正官府给他们提供承兑了。

    而且汉朝的盐铁本来就有官府专营,到了诸葛亮这里,最多也就是稍稍灵活一些,变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