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法孝直弹指定越嶲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717章 法孝直弹指定越嶲 (第1/3页)

    甘宁突然罹患热带病,多多少少还是打乱了一点诸葛亮的节奏。

    诸葛亮手头一时没有合适的新主帅人选,也就暂时把这事儿搁下,先将工作中心挪回益州北部各郡的内政和春耕劝农上。

    顺便也操心整顿一番牂牁郡的战后建设、徭役规划、道路航运整备。

    反正对越嶲郡的整合,至少也要拖到五月初,等春耕农忙季彻底过去。而如今才二月,还有的是时间。

    刘备彻底接盘刘璋的势力,是建安十二年的事,而如今已是建安十五年。

    也就是说,眼下已是刘备阵营控制蜀地后整整三周年、经手第四次春耕了。

    按照诸葛兄弟当初定下的规划,去年益州就有过半水田推广了林邑稻,一年两季。今年自然是全境能种双季稻的地方都种上了。

    劝农增产的工作,也终于推进到了最巅峰。整个二月和三月,益州各郡的农政官,全都忙得不行。

    诸葛亮亲自抓吏治,落实劝农。偏远各县缺乏农技人员、缺乏技术经验和配套生产工具的,诸葛亮都见招拆招,针对性落实解决。

    犍为郡的火气井炼钢厂,日夜开工,工匠轮番苦干。

    炼钢厂周边,民间自建自营的铁匠铺、农具工坊,也是每个月都会新开张好几家。产出的钢铁农具和其他新生产工具,都能畅销、热销,有多少就卖掉多少。

    益州全境推广林邑稻,带来的农业生产需求实在是太过庞大了,再加上这几年兴修水利、整顿航运、整备道路的耗费,多少增产的生产工具都能立刻卖完。

    产业链起来后,民间“重手工业”的兴趣也不再仅限于炼钢和打造钢铁器具,而是把其他配套的简易机械产业都渐渐覆盖到,就沿着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最后形成了越来越复杂和专业的分工配合。

    整个后世自贡县、内江县的地界上,这几年民间工商业发展极为迅猛,甚至都蔓延到了靠近后世宜宾、泸州等地。

    随着产业配套越来越专业和复杂,加上官府也有强烈的自上而下大规模推动新农业技术的需求,犍为郡境内还出现了很多官办的“技术培训庠序”。

    这些庠序也不教四书五经,就只是教简单的农技应用、和其他无需保密的新式生产技术。培训的对象,既可以是各地的农政小吏,也可以是民间自发的好学之人,甚至欢迎地方豪强家族派人来学习。

    这种培训的费用也非常低廉。有官方身份的小吏,自然会有相应的官府承担费用。豪强大族派人来学习,自然需要家族给够钱。

    而对于民间来自学的,如果不想给钱、给不起钱的话,白白旁听也可以,无非就是没有上手实操的机会,只能看。

    毕竟很多生产技术类的经验,光看是看不懂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如此梯度严密的生产技术人才培养制度,还有官府作为托底和背书,才确保了蜀地短短三年之内,新作物和新农业生产方式能全面推广。新式的制盐冶铁和水利营造技术,也快速得以铺开。

    二、三两个月很快在繁忙中过去。益州全境的早稻春耕播种,也非常顺利地落实了。

    诸葛亮预计,今年益州的粮食总产量,能够比去年再增长一成多,甚至两成。

    而随着主要水利工程修缮完毕,今年需要兴修的水利、征发的徭役,也会比去年少一些,相应的徭役耗粮也会减少。

    所以今年的秋粮将会大笔结余,到时候冬天正好对南中全面用兵,同时还能补贴明年可能会开始的北伐。

    时间转眼来到建安十五年的四月。

    按照之前定下的时间表,对越嶲郡的掌控行动,也就剩个把月的准备时间了。

    于是,四月中旬的一天,诸葛亮在听取完今年的春耕劝农工作汇报后,便离开了成都,南下前往蜀郡与犍为郡交界的南安县(今乐山)。

    诸葛亮去南安,一方面是视察一下法正在南安县那边,战前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另一方面,也是跟法正商讨一下平定越嶲的最终人事安排。

    从二月份开始,法正就被诸葛亮调到了南安暂驻。

    因为那地方将会是未来对越嶲用兵的出击基地、兵马和粮草都已经提前聚集到了此地。至今法正已经在那里干到第三个月了。

    得知诸葛令君要来视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