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一战灭二敌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736章 一战灭二敌 (第1/3页)随着厥机在乱军之中中箭坠马,辽西鲜卑最后还在顽强抵抗的那部分精锐骑兵,也很快陷入了混乱。
外围的普通骑兵,刚才在与赵云部的对冲厮杀之中,就已经支持不住了,四散逃亡得到处都是。
始终坚持苦苦死战的,也就厥机身边那几千心腹。而这些人在厥机的军旗倒下之后,也就只坚持了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彻底崩溃。
赵云亲自挺着精钢锻造的长枪,在鲜卑精骑群中,硬生生杀了一个对穿,兵刃翻飞之间,挑落抹杀无数。
赵云那杆枪的刃长已经超过了马槊,显然是最近新造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备阵营的炼钢技术这两年又有进步了。这才能确保枪刃延长后,不至于因为厚度过薄而影响整体结构强度。
赵云这杆新枪,是他小舅子诸葛亮去年在犍为郡搞火气井炼钢后,让蒲元新打造的。当时也给关羽张飞等都换了新的兵器。
不过关羽张飞比较在乎手感,所以新兵器在形制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材质变得更坚韧锋利了。
而赵云用枪,比较不滞于物,什么形状的都能用。诸葛亮考虑到这一点,才给他加长了枪刃,几乎与铍、槊相当,既能捅刺,也能小幅度利落挥斩。
如此一来,这一世的赵云虽然没能和平行时空那样拿到曹操的青釭剑,但冲杀进群骑之中时,依然能既使出“遍体纷纷、如飘瑞雪”的轻灵枪法,也能打出“衣甲平过、血如泉涌”的威猛效果。
原本需要两柄武器才能实现的“枪剑双绝”效果,如今一柄武器就够了。
尤其此战面对的还是缺少重甲的鲜卑骑兵。那些只有皮甲的精骑,哪怕个人武艺再骁勇,防御力这个短板却是始终绕不开的。
赵云凌厉无比地杀穿本就彻底混乱不堪的敌阵,终于来到厥机战死之处,几枪捅死还在麻木守尸的亲卫,
然后精准轻挥,就靠着铍槊一般细长的枪刃,直接从头盔没有披颈的位置,利落斩下首级,
然后又跟牙签扎苹果一样,对着厥机首级的腮帮子部位,精准侧穿,避开了颚骨,从左边巴掌肉上扎进去、右边巴掌上扎出来。轻轻一挑,就把首级挑在枪头,鲜血披散下来,如同冰糖葫芦上挂着的糖浆外衣。
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颇有美感。却也让目睹这一过程的鲜卑残兵愈发胆寒,几乎觉得自己不是在与人类交战。
太残暴了,太碾压了,这还打什么?
最后的鲜卑亲卫也纷纷下马投降,来得及逃跑的就四散乱逃,被围堵了才投降,整个战场在半刻钟之内就被重新变得渐渐有序。
赵云还没来得及清点俘虏规模,但简单扫视了一下战场,目测的战果就让赵云有点不满——战前他还和素利私下里达成过君子协定,俘虏战果三七分成,朝廷七渔阳鲜卑三。
但刚才的鏖战中,素利根本没有拼死力战,只是在厥机已经崩溃后,才追亡逐北过来捡便宜、打顺风仗。而最初第一阵的硬战苦战,都是赵云自己打的。
而素利的保存实力,也导致厥机死后,辽西鲜卑骑兵被围歼、俘虏的规模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毕竟赵云期待的时素利从侧后方迂回、把厥机彻底包了饺子,不给其溃军成建制逃跑的机会。
但素利行动迟缓,只追尾,略截腰,不拦头,这怎么可能成建制围歼俘虏?
当然素利也是有理由开脱的,他可以说自己是为了行动的保密性,不敢提前把己方要临阵倒戈的消息传递给普通将士,只有高级将领才能在战前就提前知道,所以临战时倒戈倒得有点混乱。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情况下,素利怎么能有脸拿三成?
好在,眼下并不是讨论分赃的时候。赵云虽然心中不满,也只能暂时强压下去,等战役彻底结束后,再回去跟素利慢慢掰扯。
因为刚才草草迫降收拢俘虏的时候,赵云撒往战线右侧的斥候,已经飞马回来汇报,说公孙康和尉仇台的军队,已经逼近到距此不足十里了,其前锋甚至距离战场只有六七里远了。
毕竟厥机和素利在此战之前,打的主意就是“拖住赵云、延缓跟赵云正面接战的时刻,同时尽快向中军的公孙康和尉仇台靠拢”。
所以刚才赵云追上厥机并开始厮杀的时候,厥机距离公孙康军已经不算太远了,最多也就剩二三十里路,甚至可能更近。
只是没想到厥机败得那么快、那么彻底。因为素利的临阵倒戈,给辽西鲜卑将士带来的心理和士气冲击实在是太猛烈太突然。
他们连友军强行军冲二十里路的时间都没撑到,就全军溃散了,甚至还能给赵云多留点时间打扫战场、粗略接收一下俘虏。
而公孙康和尉仇台那边,之前因为离得还远,而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过于哄闹,所以他们也没法分辨厥机和素利究竟打得什么样了。
远远遥望,只是看到远处征尘蔽日、听到杀声震天。
等到冲到较近的距离上,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劲时,再想撤军已经来不及了。
公孙康和尉仇台是本土作战,守卫家园,动员率非常之高,军队里有很多临时征募的步兵。
而赵云是纯骑兵,在五六里甚至更近的距离之内,公孙康要是临战发现情况不对,再想掉头撤军,绝对会陷入混乱,然后被赵云背刺冲杀,直接全军崩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