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鲸吞河北,正在今日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778章 鲸吞河北,正在今日 (第1/3页)馆陶大战后半个月,诸葛瑾在河北,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动作。
部队经过连番血战的巨大消耗,急需休整恢复,大部分士兵整整吃喝休息了半个月,才把一万多头牛、十万多头羊吃了,有伤病的也都得到了充分治疗调养,精气神方方面面的状态,都算是回升到了顶点。
十月的下半段,只有少量骑兵部队被撒出去跑马圈地,主要是把馆陶和邯郸一线以东、以北那些还未拿下的县城,都给劝降了,进一步补强诸葛瑾部背后的漏洞。
之前诸葛瑾推进决战的时候,背后很多县城并没有彻底扫清。
因为他并不想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打过去,那样太费事了,也徒增双方伤亡、枉造不必要的杀孽。当时诸葛瑾就想好了,只要决战能胜,背后那些“钉子户”一样的各县,自然会评估形势做出明智的选择。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诸葛瑾的猜测,赵云、马超的圈地很顺利。
到了建安十七年的十一月时,邯郸、馆陶一线东北,已经连一座曹军控制的县城都不剩了,所有钉子全部被肃清,所有墙头草全部投降了。
部队恢复好了状态,诸葛瑾也就开始继续推进,十一月初六,部队从馆陶继续开拔西进,三天后抵达了魏县。
魏县是魏郡最东边的一个县,而魏郡又正是邺城所在的郡,所以拿下魏县,就等于是拿下了邺城的东部门户。
此前馆陶大战结束时,曹操就败退到了魏县。但如今又经过了半个月的拉锯战和休整,曹操早就不在魏县了,他已经亲自撤到了邺城,而且随时有可能继续南撤。
所以诸葛瑾进攻魏县时遇到的阻力也不算很大,估计很快就能拿下,然后继续推进。
曹操之所以这么急切,自然是因为随着河北大战惨败、曹操阵营在各条战线上都开始出现崩坏,甚至连雒阳的朝廷,都随时可能有人跳出来反对曹操。
曹操必须四处救火,根本不可能再一直留在注定会丢的河北。
如今他还暂时驻在邺城,无非是想多收拢一些之前战败时溃散的残兵罢了——当初官渡之战后,袁绍从官渡败退,也没有立刻逃回河北腹地,而是继续在黎阳、仓亭一带驻扎了一段时间,为的就是让官渡的溃兵归队。
今时今日,曹操的目的也是跟当初袁绍一样的。他希望自己的旗帜在邺城、魏县多插一会儿,只要消息传出去,溃兵知道魏公还在邺城,就有可能赶来。
当日馆陶大战,逃散和溃兵和伤兵,至少有六七万人。
曹操估计,自己在河北多留半个月,可能就能有一两万人归队,再拖半个月,或许能增长到总计三四万人归队——当然这个数字也就是曹操自己评估的,属于理想状态。
实际上诸葛瑾肯定会从中作梗,拦截围捕试图归队的曹军溃兵。最终能捞回多少部队,就得看曹操的实际操作了。
而进入腊月之后,再继续在河北留久就没什么意义了,一个多月都没归队的,基本上永远不会归队了,估计都是些铁了心当逃兵的,再也不想为任何人卖命。
而河南战场乃至雒阳朝廷,肯定也是拖不起的。
……
因为曹操本人已经不在魏县,并且把相当一部分兵力都撤走了,诸葛瑾的推进便非常顺利。
魏县守军倒是坚决抵抗了一阵子,但没什么效果。
魏县本就濒临白沟河,刘备阵营的军队从馆陶继续逆流而上,水运还算方便,很多重型攻城武器的零部件都能直接运抵城外,然后紧急组装一下就能投入使用。
有了重型攻城武器,魏县这种地方又没有名将大将坐镇,最多半个月就能拿下,城里的数千守兵也完全是白白送菜的,甚至无法给诸葛瑾造成多大伤亡。
所以当诸葛瑾完成围城后,随军一起进攻的太史慈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想不通曹军为什么要虎头蛇尾地在魏县继续抵抗。
“曹贼这是惨败之后失心疯了么?在魏县这种地方留兵死守有什么意义?又没有铜墙铁壁之能的名将镇守,这些部曲还不是白白送给司徒围歼?”
诸葛瑾看向一旁的太史慈,轻松地笑道:“子义看问题,还是偏向战术了,不够高屋建瓴,公瑾应该能看出曹操的意图吧。”
眼下诸葛瑾身边,跟随他一起继续推进的,主要就是太史慈和周瑜。
因为赵云和马超的骑兵都被撒出去包抄穿插、迫降各县了,只有太史慈和周瑜继续率领步兵主力在正面战场稳扎稳打。诸葛瑾要讨论军机,也就主要跟这俩人切磋。
另一旁的周瑜果然谋划深远得多,立刻就反应过来了,还应声为太史慈解惑:“曹贼当然也知道这魏县不可守,但他还是愿意白白送这几千人给我军歼灭,无非就是想拖延时间罢了。
如今已经快要十一月中旬,他如果死守拖上半个月,一来可以给曹军继续收拢残兵争取时间,另一方面,一旦进入腊月,白沟河的水位会进一步下降,而且寒冬封冻也会变得严重。
到时候,就算我们拿下了魏县,整个腊月和正月,天寒地冻,也难再有决定性的推进,只能继续等来年二月开春回暖后,再行攻拔扩大战果。”
太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