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曹贼弑后,刘协觉醒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787章 曹贼弑后,刘协觉醒 (第1/3页)

    在荀彧的百般劝阻下,曹操虽然还是非常担心雒阳朝廷里、会有人响应刘备,但还是暂时打消了再次迁都的念头。

    只是在过完年后,进一步加强雒阳皇宫的禁卫,对皇帝和其他皇亲国戚的监视,也愈发严密了。

    对面的刘备,正在忙着变法改革、推进吏治和财税的进步,功业愈发蒸蒸日上。而曹操这边,却什么都做不了,大量精力都放在了严防死守的内耗上。

    大过年的,才刚刚过完上元节,雒阳皇宫的宿卫就又加强了。天子的行动范围,也进一步被限制。

    一些原本可以借故见到皇帝的官员,在新形势下,也越来越难见到皇帝,尤其是皇帝那些后妃的家眷,也不被允许入宫探视——曹操可不想这时候再出一个董承,他对于外戚的提防,绝对是最严格,戒心也最重的。

    这一系列的变化,皇帝和他身边的人,感受自然也是非常明显。

    尤其是皇后伏寿,她本就在前几年迁都回雒阳时,死了父亲。伏完当时病重经不起折腾,最后死在了许县。这一切旧怨,都让伏寿对曹操颇为仇恨。

    但当初伏完毕竟是病亡,曹操也找不到伏家的罪过,何况伏寿的母亲还是桓帝的女儿、公主,所以伏家其他人这几年并没有遭到清算。伏寿之前还可以和兄弟相见,她那些娘家亲戚还能入宫探望。

    现在曹操提升了安保等级,伏家一个亲戚都进不来了,伏寿愈发感受到孤独和恐惧。这一切,都促使她找机会跟夫君刘协商议,找机会破局。

    伏寿不止一次跟皇帝提到:“陛下,曹贼逼迫越来越急,越来越严,真要留在雒阳城内,等到宗伯勤王大军打到这儿,以曹贼的丧心病狂,只怕到时候他活不了,他也会拉着皇家垫背。不如早做打算,设法在危急之际逃出雒阳……”

    刘协听了这话时,第一反应还是反对,他误以为自己的妻子也是在劝自己迁都:“连你都要劝朕迁都么?朕早就对天下人说过,这辈子就定都雒阳了!当年董卓之苦朕吃够了!死也不会再迁都的!”

    伏寿立刻解释:“臣妾不是劝陛下迁都,臣妾岂能不知陛下心意?但危急时刻,暂时离京避祸,又怎能等于迁都?

    当年十常侍之乱时,宫中大火,杀戮遍地,陛下当时还是陈留王,不也跟弘农王一起,出奔北邙山避难了数日?臣妾只是希望真到了危急时刻,能这样暂避一下。”

    刘协听后,这才没那么抵触,但内心也不由愈发纠结痛苦起来,因为他被迫回忆起了很多痛苦的往事。

    二十三年前那个夜晚,也就是十常侍杀大将军何进、随后袁绍带着军队进攻皇宫杀宦官的时候。

    刘协和刘辩一起,被张让等宦官裹挟着逃出雒阳北宫,去北邙山黄河边流落了一阵子,最后被护驾的军队和赶来的董卓送回雒阳。

    当时他兄长才是皇帝,刘协只是陈留王,一个九岁小孩,回宫后几个月,才被董卓立为皇帝。转眼二十三年,他都从九岁长到三十二岁了。

    颠沛流离了那么多年,当了那么多年傀儡,难道又要经历一次这种事情?

    刘协陷入了痛苦的回忆,过了好一会儿,才忽然拧着眉头,想到了一种让他不快的联想:“当年朕跟皇兄出逃,后来被董卓送回来,立为皇帝。如今朕要是再出逃,岂不是要被宗伯送回来,宗伯岂不是扮演了当年董卓的角色……为何会这样。”

    伏寿听了夫君的顾虑,一时也陷入了沉默不语,完全无法回答。

    确实,如果按照这个历史模板去套,当皇帝为了避祸而暂时逃离京城时,曹操扮演了当年十常侍的角色,刘备岂不是就成了当年的董卓?那最后到底谁是董卓?

    刘协忽然觉得,自己要是跟着曹操再迁都去长安,那曹操就成了董卓、刘备就成了当年讨董的曹操。

    而自己要是不去长安,只是在雒阳陷入攻城战前夕,暂时逃出去,等雒阳打完再被刘备护送回来。那曹操就成了十常侍,刘备成了董卓。

    不管自己去不去长安,似乎都有一方手握天下兵权的重臣,能类比代入董卓的角色!

    那他刘协的活路在哪里?

    刘协陷入了深深的怀疑。

    当年董卓进京后,可是要行废立之事的,当年自己还有一个兄长可以被废,然后轮到了自己。但现在自己可没有弟弟、儿子了,要是自己被废,谁会被立?

    那一刻,虽然不愿意去想,但站在刘协的立场上,刘协还是不由自主想到了宗伯刘备自立的可能性……

    这不能怪皇帝,皇帝要这么想,也是很正常的,这只代表他自己的脑内活动。

    ……

    刘协并没有立刻做好“筹备必要时设计逃出雒阳”的计划,但是皇后伏寿,却比他更激进,已经忍不住开始布局了。

    皇后能联络到的人并不多,也就一些近侍的官员。

    所以,耿纪、韦晃这些原本历史上建安二十二年邺城之乱中动手的骨干,现在伏寿是一个都联络不上的。

    伏寿能联络上的,也就是太医令吉平。

    因为太医令是经常要进宫,负责帮助皇亲国戚诊病的,曹操不可能隔绝他。

    伏寿这几年本来就长期悲伤、抑郁,身体不好,经常需要治疗,也就有很多机会隔着帘子见到吉平。

    吉平原本历史上也参与了反曹,自然是有忠义之心的,听皇后说皇帝也有“遇到危险时设法避祸”的想法,吉平便当真了,并没有考虑是否有“皇后背着皇帝私下安排”的可能性。

    然后,伏寿和吉平这个小集团,从建安十八年正月底开始,就暗搓搓谋划着一些事情。

    可惜,吉平的段位还是太低。他一个太医令,搞政治权谋的水平实在拙劣,虽有忠义之心,还是很快就被曹操破获了。

    这一世,吉平倒是没有捞到给曹操治病下毒的机会,他也不是因为下毒穿帮的,纯粹就是因为帮助皇后联络外人,暴露了。

    曹操得知后,自然是大怒,立刻把吉平抓来,上了大刑。

    对于拥汉派而言,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