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以退为进,不辩自明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792章 以退为进,不辩自明 (第1/3页)刘备毕竟不是张飞,他也不会像张飞那么心急,非要军中裁缝三天工夫就弄出几万套丧服。
刘备是从小知道民间疾苦的,也宽仁能容。
加上他要临时改变进攻计划,兵马调度后勤补给转运,武将人才调整,这些也都需要时间,单单在衣服上着急也没用。
所以他给了军中工匠整整十天时间操办,操办的内容也很简单,并不要给全军置办全套丧服,只要确保每个士兵头上缠一块随便裁剪的素色麻布条就行。
连麻布条的边都不用卷边缝制,就任由裁剪后残留的毛边自然散开。
反正古代丧服里,还专门有一种形制“斩衰”,是故意留毛边的。更低一级的“齐衰”,才是卷边缝纫的。
这点工作量,工匠们当然可以按时、顺利完成。
操办丧服的同时,刘备也另外紧急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立刻召了河北的诸葛瑾赶紧来濮阳,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大义名分的事情。
此番讨伐曹操,政治上的牌究竟该如何打,具体该声讨些什么,檄文口号如何调整。
第二件么,就是纯军事上的考量,需要跟关羽等人磋商一下,进攻雒阳的路线究竟怎么算,要不要强攻虎牢关。
这些事情,哪一件都不容轻忽,因为自从天子驾崩的消息传来后,刘备治下的关东各地,也都是人心汹汹。
倒不是说有人因此就反对刘备的统治——刘备都治理各地那么多年了,当地很多人其实都不在乎天子了。
之所以人心汹汹,都是因为很多人想立从龙之功,已经开始私下造势想要劝进,请刘备立刻登基称帝,正位为君,然后再为先帝报仇。
刘备自己还是比较求稳的,觉得太急了,没必要争这点时间。
尤其自己本就打到虎牢关外了,再经历天子驾崩的剧变,刘备觉得曹操不可能守住雒阳太久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打下雒阳,再堂堂正正考虑这个问题,反正差不了几个月。
而具体怎么操作,怎么按住汹涌的人心,就得诸葛兄弟好好帮他谋划了。
……
刘备得到天子驾崩消息后的第五天,也就是建安十八年的六月初九。
诸葛瑾就急匆匆从邺城前线,经黎阳赶到了濮阳。
刘备亲自出城迎接,还带了诸葛亮和关羽一起。
双方头上都缠着白布,刚见面的时候也很庄重,在人前都是一言不发,毫无谈笑之状。
刘备就默默地引着诸葛瑾回到临时被充作太尉幕府的原东郡太守府内,才稍稍放松了些情绪管理,跟诸葛瑾推心置腹商议起来。
“我们都知道此番陛下驾崩,必是曹贼弑君所致,刚逃出来的韦晃等人也能证明这一点。但曹贼还在宣扬陛下是被他们挟持,孙权是在试图夺回陛下的时候,导致那些挟持者杀害了人质。
眼下曹贼治下的州郡,信这种胡言歪理的人还不少,子瑜以为,我等当如何正天下视听?还有就是,曹贼称韦晃为挟君者,那我们还要不要让韦晃公开露脸,驳斥曹贼,还是通过别的途径驳斥?”
诸葛瑾摸着胡子,摇了几下折扇,倒也没犹豫太久,就组织好了说辞。
主要是他一路上过来,也有的是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很重要,刘备提问之前,诸葛瑾就已经琢磨了好几天了。
于是他很快回答:“我以为,韦晃倒是暂时不急于让他露脸,暂时就靠我们自行设法驳斥便是。曹操非要说陛下是被挟持,我们就分析其细节,形成类似檄文的文告,指明其中疑点。
比如,要是陛下是被挟持的,那他离开小平津所在的平县、前往成皋的时候,为何要帮助耿纪、韦晃等人骗过宫禁护卫的将领?
显然是因为这些将领就是曹操的人,而陛下本心要逃离曹操魔爪。由此可见,在逃离平县前往成皋时,陛下和耿纪韦晃是一条心的,根本不存在挟持一说!由此推而广之,再补充一些证据,便足以证明逃离曹贼,全程都是陛下本心!
何况,出城祭奠刚刚故去数月的皇后伏寿、许诺祭奠后回宫便封曹操之女为新皇后,这一切也都是之前陛下亲自下的旨意,如果是耿纪、韦晃要挟持陛下,陛下会下这种旨意配合挟持者么?
只要这一点揭破了,曹操目前找的那些遮羞布,至少会被扯掉七八成。就算曹操再设法切词狡辩,最多也只能说是‘耿纪韦晃利用了陛下想要祭奠亡妻的心情’,但无论如何,曹贼欺君逼得陛下不得自主,这一点是绝对没有异议的。而剩下的说辞,我们也还有别的办法慢慢驳斥。”
刘备听得很认真,一边听还一边跟这两天诸葛亮跟他说过的那些说辞对照印证,发现他们兄弟俩的观察角度确实也差不多,互相印证查漏补缺的话,基本上就能直接拿来用了。
不过,具体该以什么形式驳斥曹操,这事儿刘备还没想明白。因为他觉得如果特地跟曹操打嘴仗,写个辩驳文章一二三四五列明,虽然可以说明情况,但却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