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当年袁绍讨董时做不到的,今日主公却可以做到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793章 当年袁绍讨董时做不到的,今日主公却可以做到 (第1/3页)

    刘备刚刚筹备好为天子服丧、以及下教令罪己等等事宜,跟曹操打了一场舆论战,试图把曹操至少钉在“阻挠天子避祸、乱中弑君”的耻辱柱上。

    另一边,诸葛兄弟已经帮他想好了新的作战计划,劝他不要再强攻虎牢关,而是改走河内郡,然后从河内郡境内南渡黄河,由孟津进攻雒阳。

    刘备也是知兵的,对于这个方案,乍一听之下,自然是觉得有些危险、不靠谱。但考虑到这个方案是诸葛兄弟一致建议的,刘备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常识,认真审视一下。

    在外行人看来,想打雒阳,又不想打虎牢关,那就从北边稍微绕一绕,绕开雄关险隘,这是很容易想到的。

    但自古以来,虎牢关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如此受重视,那自然是有其道理的。如果那么容易绕过,当年袁绍讨董时,带着十几万联军在虎牢关外的酸枣屯扎了大半年,为什么不绕呢?

    就是因为当年在虎牢关之战前,董卓已经先一步反扑河内,把河内太守王匡那一路势力干掉了,袁绍在河内站不稳脚跟,才撤到酸枣和其他诸侯会师。

    所以不是袁绍当年不想绕,而是他绕不了,为他提供军粮和接应的王匡已经先败了。诸侯们只能挪到陈留张邈的地盘上,靠张邈给大家供军粮,走到谁家就吃谁家的。

    而当年袁绍面临过的问题,今时今日的刘备当然也要面临。毕竟客观的天时地理环境,是不随人的意志改变的。

    刘备很清楚当年袁绍讨董时发生过什么,所以立刻就问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如果从河内进兵的话,我军粮道又该如何安排?之前陛下想要逃出雒阳,顺流东下,靠黄河水路绕过虎牢关,但那毕竟只是区区数条小船偷越,我军这边有公瑾接应的话,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可如果是十几万大军进攻,所需的粮秣都要靠水运,需要调度的粮船就会很多。荥阳以北的河段,怕是没那么容易通航吧?那里水流湍急,险滩又多,长期运输,肯定会折损很多船只。”

    刘备首先就指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也众所周知的问题。

    黄河上难以航行的地方,可不止雒阳上游的弘农陕县(三门峡),其下游荥阳附近,也是比较难航行的,只是没三门峡那么夸张。

    河雒地区,是华夏第二级地理阶梯向第一级地理阶梯过渡的部分,在三门峡那儿,落差很高,海拔也陡降很多。到了雒阳下游的荥阳、成皋,又有一段海拔速降,也会导致黄河水比较湍急。

    所以雒阳北面的小平津和孟津渡才能保护雒阳,因为走黄河来雒阳的船,大多是从小平津和孟津对岸直接渡河过来的,而不是从上下游好几百里外沿河开过来的。

    落差湍急的河段,阻挠了长途水运,只留下短途水运,所以雒阳才如此险要。

    后世到了宋朝,赵匡胤不得不把都城留在汴梁,而非洛阳,就是因为汴梁在荥阳、成皋以东,汴梁附近的黄河很平缓,通航条件很好,因此漕运便利。

    而黄河要到雒阳,就得上一级落差挺大的台阶。雒阳的漕运条件之所以差,就是差在这一级落差台阶上。

    好在,面对刘备的担心,诸葛兄弟偏偏还都想出了各自的解法。

    诸葛瑾身为司徒,更加位高权重,加上他是兄长,诸葛亮当然会让他先说。

    于是诸葛瑾就毫无心理障碍地直接抄袭了历史上后来刘裕北伐的作业——历史上,刘裕建立刘宋之前,作为东晋大将,也北伐过好几次,最顺利的时候,一度先后打到了雒阳、长安。

    刘裕可是仗着水路运兵和却月阵,大破过黄河北岸的北魏骑兵,一路向西顺利推进的。

    而历史上刘裕那一次,在通过雒阳以东的黄河相对湍急河段时,就用到了大量的纤夫拉纤拖船,并且用到了适航性更好、更便于逆水行舟的船型。

    所以诸葛瑾就敏锐地指出,如今己方阵营最新的内河船只,适航性都比曹操、袁绍之前用的要好。

    比如刘备阵营早就在黄海和东海,分别用了平地沙船和尖底船承担航运。而曹操、袁绍等诸侯一直在北方,他们是没见过尖底船的,黄海水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