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啥?种地不纳粮,官府还给种地的每年发钱?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第二一七章 啥?种地不纳粮,官府还给种地的每年发钱?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第3/3页)

    不过,倒也不能说,把父皇母后您二人的名头拿去换钱。

    只是稍微的借用一下,你们的名声而已。

    再说,您不刚才还担心有容嫁给我了没有钱,会跟着过苦日子吗?

    您就把这当嫁妆了咋样?”

    朱元璋对于经商,其实真的说起来的话,并不太过于感冒。

    他一开始就觉得,商业太过于发达繁荣,会令诸多百姓四处流动,社会变得不够安稳。

    不利于维护统治。

    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是一般人,敢和他面对面的谈论经商的事。

    而且,还把主意打到了他的头上,要拉他下水。

    那这人只怕一个弄不好,就喜提全家桶。

    还会被填上稻草,挂在城门楼上去兜风。

    以儆效尤。

    但到了韩成这里,则是大大的不同。

    朱元璋非但没有这样做,还并不觉得生气。

    甚至于还在心里面琢磨,这样做可行不可行,担心韩成到时间可别赔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韩成的身份特殊。

    不知不觉之间,早就已经在朱元璋的心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

    更何况现在。韩成所谋划的这事情,还不仅仅只关系韩成自己,还关系着自己宝贝女儿,今后的幸福生活。

    另外一方面,则是韩成早在之前,就与朱元璋说了不少的事情。

    比如市舶司之类的。

    随着韩成的出现,到了现在,朱元璋固有的想法和观念,也都发生了不少的改变。

    所以才会出现,这足以将外人给震惊的,合不拢嘴的结果。

    “算了,咱没有那么小气,你这混小子,想这么做就做吧。

    只要到时候,事情不太过分就行。

    有容的嫁妆归有容的嫁妆,这点事情,归这点事情,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有容是咱的闺女,咱对闺女可不能那么小气!”

    朱元璋对自己女儿有容,那当真是疼爱到了骨子里。

    朱元璋在此之前,曾经下达过命令,不让朱家子孙经商。

    不过这道命令,倒也管不到韩成的头上。

    毕竟他不是朱家的子孙,只是朱家的女婿。

    从欧阳伦这另外一个朱元璋女婿的身上,倒也能看出来,作为朱元璋的女婿,是能够经商的。

    只不过韩成的这个连襟的手段,实在是有些过于粗糙。

    人品也不行。

    脑子也不好使。

    正经生意不做,反而要进行走私。

    还是对外走私茶叶,这种贵重的东西。

    要知道,茶叶这种东西,在西南这一大片地方,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对外战略物资。

    是维系大明对外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茶马互市,就是一个标志。

    结果这家伙,却敢在这上面动手捞钱。

    公然违背朱元璋的命令。

    这家伙就算是找关系出海走私茶叶,也要远比在西南那里,走私茶叶要好的太多。

    而这家伙,不仅仅走私了,还无比的嚣张。

    仗着自己驸马的身份,为所欲为。

    然后,这家伙的结局并不好。

    并没有因为,他是朱老板的女婿就被优待。

    被他手下的家奴殴打的小吏,一怒之下,直接拼死将状告到了朱元璋这里。

    得到告状,并查清楚情况的朱老板,大怒之下,直接给欧阳伦来了一个分头行动。

    没有因为他是自己的女婿,就有所姑息。

    虽然此人的结局并不好,但是从这里倒也能看出来。朱老板的女婿,还是可以进行经商的。

    而且,此时自己当面和朱老板商量经商的事,他也没有反对。

    甚至于还答应了自己,后面进行售卖香皂之时,能够稍稍的借用一下他的名头。

    这就足够了!

    况且,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尤其是对朱老板这个开国皇帝而言,更是如此。

    很多规矩都是他定下的,那么自然而然,他也可以将其废除。

    相对于后世,诸多需要遵循祖训的皇帝,他这个当祖宗的人,完全没有太多的顾虑。

    毕竟他自己就是祖宗,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父皇,等到今后生意做起来了,这里面的利润,我分给您一半。”

    韩成望着朱元璋认真的说道。

    朱元璋对自己媳妇儿的亲情归亲情,可涉及到了利益,还是要用利益进行一层捆绑。

    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此最为稳妥。

    朱元璋闻言,大气的摆摆手道:“不用,你们全拿着就行了。

    你岳父大人我虽然手里没有太多钱,但还不至于眼皮子浅到,你们卖香皂赚点钱,都要分上一半。

    你们卖香皂牙膏,就算是再赚钱,又能赚几个?

    全留着吧,你们好生活。”

    朱老板在此时,显得是格外的大气。

    一方面是因为心疼女儿,另外一方面,也真有些看不上这点钱。

    韩成闻言,吸吸鼻子。

    朱老板这还是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做的这看起来不起眼的生意,今后一旦能做起来的话,盈利将会有多恐怖!

    所以,还是趁着这个机会,先把这事情给说好,确定下来。

    免得今后闹出什么不愉快来。

    “父皇,你不要是真不成,毕竟今后我还可能会借用一下您的名头,来打开市场。

    这是你应该得到的。

    况且您刚才还说,亲兄弟要明算账。

    这上面咱不算清楚,是真的不行。

    这也不是小生意,今后一旦做好,别的不说,单单只是香皂,牙膏牙刷,每年下来所赚取的钱财,都将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太多的钱,有容我两个人拿着花不完。”

    韩成说着,就很快就回到偏殿取纸笔。

    当着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面,写了合同,把这件事情给确定下来。

    “你小子,这事儿说说咱们知道就行了,哪里还用签订契约?”

    朱元璋觉得韩成在这个事情上,有些过于认真了。

    韩成道:“事情重大,口说无凭,还是把合同定下来比较好。”

    见韩成执意如此,朱元璋便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并用了印。

    韩成也在上面签名,按下手印。

    他把朱元璋的那一份给朱元璋,自己留下一份。

    看着这份合同,韩成心里面彻底有了底儿。

    自己和有容成亲之后的幸福生活,有保障了!

    韩成郑重的,将这份合同给收了起来。

    朱元璋则有些不以为。

    他只把这当做小儿辈之间的玩闹而已,并不太认真。

    哪怕是韩成已经说了,他依旧不觉得今后这香皂还有牙膏,能够赚多少钱。

    “不过韩成,咱还在为一些事感到纠结,为之担忧。

    拿不准主意。”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决定向韩成,说出心中的这个担忧。

    想要看看韩成在这件事情上,是一个什么意思。

    能不能得到一些别样的见解。

    “岳父大人你请讲。”

    韩成闻言,也变得郑重起来。

    他知道,接下来朱元璋所说的事情,只怕会是意义重大。

    毕竟能让朱元璋这等存在,为之纠结的,那肯定没有那样简单。

    “做生意的人多了,人员四处流通,不利于大明维持统治。

    容易闹出乱子。

    同时也会令得安分守己,在田里耕作的人减少。

    粮食产出少了,那么国家的收入,自然也会变少。

    国家变得不安稳,百姓生活会变得贫困。

    如此以来,对于大明而言,岂不是危害很大?

    咱一直以来,不让皇族经商,朝廷经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许许多的人都说如此做的话,将会与民争利。

    咱肯定不愿意与民争利……”

    朱元璋虽然到现在,通过韩成影响,不少的想法已经有了改变。

    但是固有的认知,想要彻底的发生改变,也没有那么容易。

    听到朱元璋说出,他为之纠结的事情是什么之后。

    韩成望着朱元璋,面色严肃的道:“父皇,那些说与民争利的人,皆可杀!”

    朱元璋闻言愣了一下,他很少从韩成口中,听到这种杀气腾腾的话。

    他没有说话,等待着韩成的下文。

    若是其余人与自己如此说,朱元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是为了自己做生意,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毕竟韩成刚才还表示,今后要卖香皂。

    但放在韩成身上就不一样。

    他知道韩成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

    既然说了这样的话,肯定是有别的原因。

    韩成道:“那些人这样说的人,除了一部分是真的愚蠢之外,剩下的就是坏。

    什么与民争利?

    他们说的民,指的就是他们自己!

    他们那些人是民吗?

    不是官就是商,或者是大地主,豪绅。

    一个个富得流油。

    他们不让父皇与民争利,是为了独吞利益!

    商业贸易,是一块极大的蛋糕。

    朝廷不插手,那最终便宜的,都是他们这些人!

    对于商业,父皇不用将之视为猛虎。

    商业若是经营的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助力!

    不仅仅不会让国家变得动荡,相反还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加的安稳。

    让更多的人,从这件事情里受益。

    让国家变得更加的富强。

    而种地的百姓们,在商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也能够从中获得很大的利益。

    就比如,我后世所生活的国度,种地的百姓们已经完全不用缴纳赋税。

    不服劳役。

    不仅仅如此,国家每年还会给种地的百姓们,下发补贴。

    反过来给百姓钱。

    这就是商业繁荣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的事情……”

    “啥?!!”

    听到韩成的话之后,朱元璋瞬间就不淡定了。

    眼珠子瞪的老大,一时之间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