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不可能只拿这一件

    第322章 不可能只拿这一件 (第3/3页)

原器仍旧出自中山汉王刘胜墓,这件依然是仿品,仿的不错,但是半机械半手工的工艺,底与口明显都有机器錾刻的痕迹。

    不能算文物,至多算工艺品。

    再一看,还是陕西博物院仿的,所以价格不低:二十万。

    肯定值不了这么多,他也只是捎带着好奇了一下。

    正准备往下看,目光无意间掠过旁边的架子,李定安不由的怔了怔。随便,眼珠仿佛不会转了。

    一只巴掌大的小盒,水晶材质,晶莹剔透,里面放着一件玉质的蚕蛹。

    拇指粗细,一指多长,青绿质地,细腻致密,玉质表层错落着黄褐色的泌斑。

    血泌……

    还有这器形……

    十有八九是幽塞。

    汉人视死如生,《抱朴子》云: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意为玉可使人不朽,更可起死回生,所以就九了九窍玉:眼、鼻、耳各两件,口、前阴、后庭各一件。

    男为阳塞,女为幽塞,这一件就是幽塞。

    玉泌很深,肯定不是仿品,玉面很干,少说也埋了千年以上。

    关键的是,依周礼:天子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所以这一件,就不好就是诸候或郡王以上的宗室正妻葬品。

    说实话,李定安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如果对比一下,他从于正则手里赢的那块西汉螭纹剑首,在这东西面前就是个弟弟。

    无论是历史、文化、考证,以及经济价值,既便放在省级博物馆,至少也是馆藏级文物。

    再看价格:两千两百万。

    不算贵,就是这东西的来历,着实让李定安好奇。

    想了想,李定安转过头:“能不能上手看一看?”

    女人还在玩手机,头都没抬:“随便看!”

    能看就好。

    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也就他全国各地乱跑,没在学校上几堂课,不然死人骨头都不知道捡了多少回。

    考古啊,干的最多的,不就是挖坟掘墓之类的活?

    李定安没犹豫,拿起水晶盒,又取出了玉。

    玉质细腻,属蓝田翠玉,器形似蛹状,玉面雕有波浪纹。

    不怎么反光,透明层只有薄薄的一丝,埋不到千年以上,干不到这种程度。

    血泌很深,也很多,土泌却很少,也属合“九窍玉”的特点。

    诸候墓葬没跑了……

    转念间,他打了系统,然后,心里打了个突:

    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之兄,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葬玉。

    再看出土时间:1966年。

    谁挖的,不知道。

    但李定安记得,1968年,某工兵团在保定开凿隧道时,首次发现了刘胜墓,之后总理批示,郭院长率中科院考古所实地调查,然后发掘。

    所以,这东西的出土时间,比郭院长发掘刘胜墓还要早两年?

    同样,挖出这东西的人,发现刘胜墓的时间,比工兵团更早。

    能挖出窍玉,等于进入了窦绾地宫中室,也就是放棺椁的地方,甚至掀开了棺盖。

    更进一步:换任何盗墓贼,都不可能只拿这一件。

    棺椁中还会放什么?

    金、圭、册、印,更甚至是玉衣……

    霎时,李定安一个激灵,四处乱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