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钻死胡同了
第343章 钻死胡同了 (第2/3页)
“感觉挺权威,怎么被骂成了这样?”
“专家也有出错的时候。”
“李老师又是谁?”
“可能是项目负责人,不然威信不会这么高。”
“差不多……”
正议论着,有人说了一声:“李老师来了!”
瞬间,研究室里的画风一变。
做试验的放下了试管,做记录的放下纸和笔,骂人的、争论的全闭上了嘴。
随即,不知谁喊了一声,场面彻底乱了套:“李老师,数据对不上,你帮看一下……李老师,我这也是,先到这……李老师,这边……”
呼喝声此起彼伏,一声比一声大,搞的参观人员莫明其妙。
刚刚他们进来的时候,这伙人基本没什么反应,至多抬头看了看,跟机器人一样。
更像是哑巴,就零星几个人和馆长书记打了声招呼。听说是观摩学习之后,大多数的人是该干嘛就干嘛。
这会倒好,仿佛炸了马蜂窝。
很直接,没人客套性的问候,全是让李老师看一看,自己的实验流程或是计算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
问题五花八门,或与土质相关,或与工艺相关,或与料彩成份相关。乍一听:这么多的数据出现偏差,这么多环节出了问题,这研究怎么做的?
再仔细听,核心问题大同小异:复试进行了十几、几十遍,结果大都一致,但与初试数据对不上。
所以,不止是刚刚听到姚川他们讨论的那几位觉得纳闷,而是所有的参观团成员:你们为什么不怀疑一下,会不会是初试数据出了问题?
又听了一会就明白了:初试就是这位刚进门的李老师做的。
参观团更奇怪了:这位得有多权威,出现的问题这么多,这么多研究员,竟然没有一位质疑他的试验结果?
研究能力得多高,才让这些人觉得所有的问题他都能解决?
诧异间,又仔细瞅了瞅:这不就是之前在旁边的办公室睡觉的那位年轻人?
门口确实挂着牌子:珐琅彩浮雕瓷项目负责人,但过于年轻,没人往这方面联想,只以为是普通的工作人员。
当时有人还想:不提参观团的规格有多高,只说上班时间,却有员工摸鱼睡觉,国博的工作纪律有待加强。
这会倒好,项目负责人?
知不知道今天的参观团就是冲你负责的项目来的,人都进了研究室,你还在睡觉?
再看面貌,越看越像是学生?
李定安的头有两个大:吵吵嚷嚷,乱烘烘的,像进了菜市场,竟然也没人制止?
包括两位领导,站在实验台上,就跟看戏一样,脸上竟然还带着笑?
他忙给何安邦使了个眼色:“各位老师,问题待会再说!”
“不能待会,你跑了怎么办?”
“又费不了多长时间?”
“对啊,一个问题你最多两三分钟就解决了,却能抵我们两三天的进度……”
“李老师,帮帮忙……”
何安邦眼一瞪,刚要骂一句“都闭嘴”,又反应过来:参观团就在旁边,领导就站在不远的地方。
他硬是挤出了一丝笑:“别吵……等参观团观摩完,李老师再和你讨论……”
“不用!”姚川大手一挥,“馆长说了,只是观摩学习,他们看他们的,我们干我们的……”
何安邦一口噎在了嗓子里,李定安腮帮子鼓成了两个包:姚组长啊姚组长,知不知道你级别比老程高,能力比老程强,为什么是他上电视?
嘴太直了……
参观团的兴致更浓了。
级别放在这里,所以以前不管到哪,不论是什么性质的单位,不论是检查还是观摩,所在单位都不是一般的重视。
继而,氛围就比较严肃,气氛也比较沉闷。
以为这次也一样,毕竟是展览单位,参观的又是工作内容相对枯燥烦闷的研究机构,而研究员的性格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看出来的:刻板、内向、不善言辞,脑子就只有研究,管你什么领导不领导。
就像刚才。
但一转眼,就像按了什么开关,画风突然就变了?
太活跃了……
“专注,纯粹,团结、活泼,同时又能保持独立性和积极性……林部,国博的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