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唐代礼玉六器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396章 唐代礼玉六器 (第1/3页)

    人如织,车如龙。

    熙熙攘攘,比肩继踵。

    一座巨大的防风围栏拔地而起,将古城围在中间。

    考古方舱建在古城东门外,时间仓促,建的不是很大,但基本够用。

    里面人很多,考察组和央视组的人都在,还有当地各部门,相关的不相关的来了好多。

    一群人左顾右盼,很是兴奋:

    “近万个平方,这城也不算小,怎么会埋在沙底下?”

    “这里是沙漠地带,咱们这风又这么大,被埋掉很正常……楼兰古城、高昌古城总听过吧?”

    “那是XJ,不一样!”

    “没差多少,而且这样的古城,咱们省也不少:额济纳的黑城、巴彦的贝城……阿拉善更多,动不动就吹出一座西夏古城……”

    “那这座呢,盟文物局之前考察怎么没发现?”

    “这个没办法指摘,咱们局的考古技术水平确实有限,经验也不足……”

    这位朝着李定安支了支下巴,“也别以为人家年轻,又只是随便转了几圈,就觉得这事情很简单?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权威专家……”

    意思是肯定有几把刷子的。

    但何止是几把?

    一想起上上周开会,区里通报通辽发现了新类型遗址,已正式立项发掘,并拟申建大型景区,锡盟就羡慕的不行:咱们什么时候也能这样搞一下?

    结果没几天,考察组就来了。

    再一听,带队的正是发现通辽遗址的那位,就更期待了。

    结果不负众望,还真找到了一座王城遗址。

    比不了大型风水法阵,这里又地处沙漠地带,地质和环境资源更是和青龙山没法比。

    景区是别想了,但有总比没有好。

    “底下应该有文物吧?”

    “肯定有,就看数量多不多、有多少研究价值。”

    “这倒是……”

    一群人议论纷纷,专家组肃然不语。

    最前面,李定安拿支笔,左画一道,右划一道,不大的功夫,就构勒出王城内外主要建筑的布局图。

    当然,只是按照他的猜想画的,是不是一样,挖出来就知道了。

    “《周礼·考工记》:国中(皇城)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但看这屁大点的地方,九经九纬是别想了,市也肯定没有。

    但城内的天地人三殿、子午线还是有的……城外肯定也有社稷坛和太庙,护城河和外郭估计也有……就先照着这几个地方挖……”

    “好!”

    吕本之点头,把图交给了肖主任和程处长,不多时,围栏外传来机器的轰鸣声。

    技术员带领工人陆续进入古城各区域,划分探方,安排人员。

    就挺麻烦:怕损坏建筑,城内肯定是不敢使用机械的,也不敢让进来,大半还得靠人力。大型机械之类的,只能做做辅助。

    还好工人安排的够多,各组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旁边又热闹起来,讨论着能挖出几座殿,又能挖出多少文物。

    李定安却托着下巴,眉头紧锁。

    只以为他担心挖出的东西不够多,闫副厅耐心开导:“既便是一座空城,也是唐代的空城,肯定有研究价值,李老师大可不必担心……”

    李定安摇摇头:他哪里会担心这个?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座城再小,再简陋,三殿两庙还是有的。

    十有八九是夯土包砖,但保存的应该不差,够当地研究一段时间了。也多多少少能挖出点小件类型文物,建座博物馆轻轻松松。

    他愁的是法阵。

    “别灰心!”吕本之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不在这里,那就在其它地方,迟早都能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