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靖康之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02章 靖康之耻 (第1/3页)

    维景德元年,十二月,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谨奉欢盟,以凤土之仪,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至雄州交割。

    沿边州军,各定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沟壕完葺,一切如常……

    质于天地神祗,告于宗庙社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天鉴,当共殛之。远具披陈,专俟报复,不宣谨白。

    两百七十八字,字字如珠玑,仿佛刺进了眼睛里。

    李定安恍然若世。

    1004年,大辽春秋鼎盛,盛极一时。

    是真正的盛极一时:回鹘、于阗、师子、阿萨兰、辖烈、回鹘、党项(西夏)、吐藩、高丽、女真……大大小小十余国,或归附,或称臣,年年朝贡。

    正是萧绰,一步步将大辽推向巅峰,四方来朝。

    掐指算算,她已称制摄政二十二年,再算算年岁,却不过五十有一。

    但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已是心焦力瘁。连年亲征,风餐露宿,更是落下了一身病痛……

    不知是不是天人感应,她突然感觉到,好像时日不多了?

    但还有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南边的大宋。

    萧太后称制摄政多久,两国就打了多久,二十多年以来,大辽十战八胜,今年占几县,明年占几城……大宋疆域连年南缩,大辽疆域也连年南扩。

    但缩归缩,大宋国力日渐兴盛是不争的事实。

    萧绰不想死了之后,还给儿子留下这么大的危患。

    不求灭宋,可能也做不到,但至少要打怕,打服。

    不然自己死了之后,儿子怎么坐稳江山?

    于是,她再一次率军出征。

    然后,就有了澶渊之盟。

    过程非常有戏剧化:

    辽史记载:刚开始,辽军确实如长驱直入,连克保、定、瀛等州,陈兵于澶州城下,距大宋东京城不过三百里。

    再往南不到百里就是黄河,过河之后,便是一马平川的河冲平原,策马一日就能到东京(开封)。

    所以,大宋慌了。

    宰相寇准和一众文武力谏真宗,几乎是连逼带吓把他弄出了东京城:辽军马上就要打到东京,你再不率军亲征,你赵家天下就没了。

    赵恒无奈,御驾亲征。

    宋史又记载,赵恒到了黄河边上,就死活不往前走了。又是寇准吓他:陛下不过黄河,人心就会更恐慌,必败无疑(你赵家江山还要不要了)?

    真宗无奈,过河。

    是不是这样不知道,但澶渊之盟之后,寇准连年遭贬,最后贬到雷州任司户参军(七品),落了个客死他乡……

    辽史又记载:见赵恒在澶渊北城出现,宋军士气大振,发起反攻,猛若龙虎,连战连捷。

    宋史也有记载:《列传十四(寇准)》: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

    不夸张,两国打了二十多年,宋军第一次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