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8章 大井喷时代

    第1578章 大井喷时代 (第2/3页)

 “张院士,这是设备签收和调试的相关文件。”

    张韬看着眼前足有十几份的材料,有些震惊:

    “这么多?”

    “设备还处于技术验证阶段,MTA-01的运输、安装、调试流程都在同步完善。”

    孙飞解释道

    “出于技术方面的考虑,我们采取分阶段签收,也就是从开箱验货、内部转运、基座确认、设备安装、功能校准到最终验收测试,每个关键节点都需要单独签署确认文件。”

    “理解,理解。”

    张韬点头,接着把文件接到手中,又分出两份交给身后的王令骁以及另一名老师。

    这种东西,还是需要多人交叉确认。

    随即又抬起头,半开玩笑道:“不会装到一半出问题吧?”

    “您放心。”孙飞指了指文件上的铭牌照片,“这台编号CN002,已经是国内落地的第二台……整个流程我们在CN001上验证过一次了,大的地方不会出问题。”

    “第二台?”这时候刚刚回到旁边的崔燕忍不住插话,“可MCC发布的首批合作试用名单里,国内好像只有我们化物所一家?”

    张韬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第一台CN001,供给了火炬实验室。”

    孙飞语气平常,仿佛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当然,也确实是理所当然。

    毕竟火炬实验室并非“合作方”,而是设备研制的参与方。

    “常院士那边比较低调,没对外宣传。”

    张韬微微一怔,镜片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他想起常浩南曾明确表示火炬不会介入具体合成测试,原以为对方不会要这设备。

    原来……不是不要,而是要得更早、更优先。

    显然,对方手里还有更加重要和隐秘的项目正在进行。

    想到这里,张韬微微叹了口气——

    那台改变行业格局的设备,对人家来说,恐怕只是推进某个更高优先级项目的顺手之作?

    然而这“随手”的份量,足以让无数同行仰望。

    此刻,叉车已精准地将巨大的减震托架连同其上的设备主体缓缓卸下,平稳落在旁边的电动平板拖车上。

    张韬、王令骁以及MCC的质检员立刻上前。

    他们仔细检查着托架上所有一次性固定封纸的完整性——这是判断运输过程有无超限震动或野蛮装卸的关键证据。

    每一处封纸都完好无损,如同新封。

    张韬不再犹豫,在第一份《开箱及运输状态确认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接着朝身后轻轻挥手。

    早已准备好的重型电动平板车无声启动,沿着特制的缓坡平台,在众人屏息的注视下,稳稳驶入通往测试中心的沥青斜坡。

    测试中心内部早已预留好了安装位置——

    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基座,表面平整如镜,内部预埋了多层隔震材料。

    周遭灯光通明,温度湿度恒定。

    孙飞团队并未立刻开始安装,而是首先对基座的水平度、承重极限、固有频率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复测。

    “基座条件完美,符合最高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