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西非市场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百零八章 西非市场 (第1/3页)

    南美洲是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重灾区,从整个南美的移民结构来说就容易发生这种情况,毕竟南美大部分国家当年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同时这些国家中,德国和意大利移民占比又很大。

    而向来南美的经济就算不上多好,之前还有阿根廷一枝独秀,但是现在连阿根廷经济都崩溃了,南美其他国家更不用多说,因此整个南美的经济状况也为极端民族主义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别说南美这堆发展落后国家,世界其他区域,同样受到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东非。

    别看,阿道夫一向看不起东非这群“杂血”,可阿道夫政府对东非使得劲可不少。

    妄图在东非扶持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从而把东非绑上德国的战车,因此,在东非,同样对德国的渗透严防死守,就和对待苏联一样。

    ……

    时间来到1934年。

    过去一年里,世界虽然并不平静,但总体上还算稳定,至少没有大的战事爆发,不过国际社会上的矛盾也积压的越来越多。

    其中世界主要冲突地点有三个,首先是中南欧的奥匈帝国国内的动乱,在奥匈帝国动荡的背后,英、法、德、苏、意等诸多国家都有参与。

    然后是东亚,远东帝国和日本的矛盾,这还牵扯到美国,英国的博弈,在这个时期,英国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认定日本已经成为其东亚利益的主要威胁,同时,美日之间关系也开始走向恶化。

    最后就是南美方向,东非和美国,德国,英国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全球除了南极洲和大洋洲以外,几乎没有一片净土。

    在这种国际大背景,1934年伊始,东非政府就如何应对世界纷乱的局势展开了讨论。

    莱茵市。

    东非国防部部长施瓦格先是对整体世界形势做出了介绍:“自1929年末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以来,在国际社会上有三股势力正在迅速崛起,这也成为如今世界乱局的主要根源。”

    “这三股势力,分别是以苏联为代表的工党势力,在全世界发展壮大,以德国为典型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在全世界迅速扩张,以远东帝国,印度和拉美为代表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反殖民主义意识迅速觉醒。”

    “这三股势力,或者说社会思想的共同作用下,正在对自19世纪以来,英法主导建立的国际社会秩序,也可以形成冲击。”

    “可以说旧国际秩序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国际社会上出现反民主浪潮,苏联,德国还有各种军政府,独裁者会更多的涌现,世界市场分裂,各国发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等等。”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这是大势所趋,而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推动了这一过程。

    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持续,世界主要工业强国,或者说列强,加快对外转嫁危机,对殖民地,半殖民还有落后地区财富的掠夺,第三世界民众苦不堪言。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此,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世界各地反殖民运动此起彼伏,也就不足为奇,独立意识更加强烈。

    而施瓦格所说的反民主浪潮,这里的“民主”就很值得推敲了,毕竟如果是真正的民主,那这种局面应该就不会出现。

    这其实更多指的是英法主导建立的“民主”政治模式,或者说“民主把戏”已经走到了尽头。

    19世纪以来,英法两国几乎就是世界的“文明灯塔”,两国的政治制度在全世界,随着其霸权广泛传播,并为其他国家争先恐后的学习。

    但是,随着时间进入20世纪以后,英法两国的政治制度还有文化思想传播,基本就玩不下去,1929年经济危机后,更是随着工党,还有极端民族主义政党的崛起,陷入了绝境。

    英法德民主是经济寡头,资本的民主,对内财富无限制向上层阶级流入,而底层民众生活并没有因为工业化得到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