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 群臣推动弹劾风潮 争相收集法典判例

    757 群臣推动弹劾风潮 争相收集法典判例 (第3/3页)

依旧不肯相让,非要皇帝留下来。

    朱祁钰无奈地坐在龙椅上,大明的整个官僚体系设计的极为精密,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极端成万历那样,都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户部尚书萧镃第一个站出来奏曰:“圣上,近有驸马都尉薛桓纵容家奴,招诱流民、占种民田数十顷,且唆使牧民毁伤禾稼,微臣请下法司,劾其罪状。”

    朱祁钰闻言一愣,怎么一上来干这个呢。马上要过年了,你们想让我处置驸马都尉薛桓?

    虽然常德公主不是我亲姐姐,但薛桓可是我亲姐夫啊。在很多事情上,薛桓是积极踊跃地站在我这一方的,没重赏他也就算了,上来就给他治罪,多少有些不尽人情。

    萧镃知皇帝心意,继续劝道:“圣上,既是要制定《大明法典》,那勋戚犯法,是不是要与庶民同罪?还是说《大明法典》只针对普通百姓,而不涉及权贵?”

    朱祁钰听明白了,《大诰》就是主要由训诫、峻令和案例这三大部分组成。判例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依判例定罪,可是从大明就有的。

    萧镃的问题,等于是在为《大明法典》收集判例,同时也是奠定基调。以皇帝对权贵的态度,决定法典的公平程度。

    如果不处置薛桓,天下臣民就会明白,制定《大明法典》只是为了表面政绩过家家而已。

    琢磨了半晌之后,朱祁钰回道:“把抢占民田的家奴,还有踩伤庄稼的牧民抓起来审讯吧。”

    萧镃又问道:“敢问圣上,如果罪状查实,该如何处置?”

    “将家奴处斩,所占民田全部归还原主,另外罚驸马府拿出所占民田的三倍充公。薛桓罚俸一年,在家闭门思过,反省一年。”

    这个处罚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占一罚三,也算能给权贵以警醒了。

    刑部尚书姚夔紧接着奏曰:“圣上,辽东参将、都督同知胡源诱夷人来降,擅杀之,致夷人报仇,惊扰边方。如今已械源至京,法司鞫之应斩。

    事涉边事,还请圣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