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 裁汰监生重兴教坊 君臣合议灭元之策
789 裁汰监生重兴教坊 君臣合议灭元之策 (第2/3页)
郭先生们自己就跑了。
朱文芳在心里暗暗盘算自己父皇的施政之道,刚刚这条小改革,就完全符合够简单、够蠢直的原则。
也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以字迹优美与否,作为考核标准。要求不是太高,不至于把生员们逼急了,又可以把实在不堪的人排除掉。
留下的让他们誊抄《永乐大典》,又可以把一批吃不了苦的赶走。
这就清净多了,反正《永乐大典》本来也需要一大批人誊抄,只要给国子监生员们发点补贴,就可以获得一大批廉价劳动力。
在抄书的过程中,生员们也有机会博览群书、增长见闻,说不定就有三五个人才因此脱颖而出了呢。
真是一举多得,而且不大好钻空子。
杨穟继续奏道:“圣上,两京教坊司乐工过多,虚费月粮,无益于事。臣以为当择其堪承应者,量留应用。凡老病及不堪者,悉发为民。”
朱祁钰点点头:“可以,当初山西那些弃城而逃的将领,他们的女眷都充入了教坊司,这些人一个不能放。
老病及不堪者,悉发为民。
剩下的乐工也许其自由选择,愿意留下的留下,愿意离开的离开。
裁汰吧,咱们景泰朝搞小政府,不是关键衙门,能精简尽量精简。”
杨穟又问道:“敢问圣上,有官员入教坊司及青楼宴饮者,当如何处置?”
朱祁钰有些懵,反问道:“爱卿说该如何处置?”
刚刚众人提起过,生员挟妓饮酒,算是轻罪,取消生员资格,由吏部分配到地方上做小吏。
但在职官员挟妓饮酒怎么处置?太祖时是禁止文武官吏及舍人进入官营院子的,而且处罚极重,其罪只亚杀人一等,遇赦要赦,永不叙用。
杨穟解释道:“在宣德朝,宣庙在全国废除了官营院子,而且令御史纠察官员,胆敢挟妓饮酒者,罢职,永不叙用。
太祖设立的规模庞大的官营因此全部荒废,但官员士绅蓄养女乐家妓之风大起,查无可查、禁无可禁。
此时距宣德朝已二十余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