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规范化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百零三章 规范化 (第1/3页)

    八月十五,行程已然不能再拖延,

    清晨时分,十余艘船只依次出港,向东北方向航行。

    长路漫漫,曹宪坐在最好的一间舱室内,随手翻阅着船长写的航海日志一一对漂渝津度支校尉府而言,虽然有沙门镇的经验,但这是他们第一次真真正正地在辽海航行。

    日志定时记录更新,这会墨迹未干,曹宪便拿起来看了「旅顺口山前石崖刻有‘马石’二字,极为显眼。」

    「出旅顺口,一路东行,离岸过海,东收平岛口,口西南有礁石。外有山,入口内抛泊,南边一路老岸,尽头东望有三山。正中进入内,有南北沙带一条相连,陡岸深水,可以抛泊。三山西有南山,收进青泥洼(大连)——”

    曹宪又翻看前面的记录。

    「土人谓之‘羊头洼」者,有双岛,可避风——

    「有‘连阴岛’者,燕王改名‘连云岛」,因其多阴云故也———”

    曹宪看了许久,赞叹不已。

    航海就得这么来!

    魏晋时亦有人航海,尤其是东吴,从丹阳、会稽、吴郡北上辽东,连结公孙。但灭晋之后,却未找到航海志要,便是水师世家钟离氏家中也只有部分私藏的海图,却也不如眼前这些详尽。

    这里不光有海图,还标注了距离、山川、水文、天气、风土人情等等,如果航海都这么搞,出事的几率一定大大降低。

    可惜自汉以来,航海往往处于一种有事则用、无事则遣的状态。

    需要打仗了,陆路不通,必须要航海,于是四处搜罗人手,主导此事的楼船将军甚至是从陆师调来的,根本不懂,还要临时学习。

    不打仗了,人手尽数罢散,生计艰难。时间一长,这些刚练出来的船工、将士要么转行,要么忘了许多东西,几十年过去,人都死光了,什么也没留下来。

    从上到下就没人关心这些事情。

    由此可见,一个重视航海的天子能带来多么巨大的改变。

    船比以前好了,记录比以前详尽了,人才比以前多了,还完善了各项规制,降低了航海风险。

    如果都这么搞,航海固然还是很危险,但比起以前动辑赌命却要强上很多了。

    海风阵阵,随波逐流,

    八月十七日,船队行经红崖县(今庄河)外海,众人举目西眺,但见丘陵连绵、森林密布。

    平旷之地不多,且多位于海边,远远望不真切,但看样子大部分都没开辟成农田,盖因有牛羊马匹于其中四处流动。

    有人说能看见辽东国王都岩,懂行的人却哄笑连连,根本看不见,除非你有一种能望远的器具一一听闻少府找来纯净的水晶,遣工匠磨镜,但一直没成功。

    航行期间,曹宪自觉身体好转了许多,没那么晕了,于是抽空看了看舱中的百姓。

    每一次停船,这些人都能得到机会上岸休整。但一路行来,整个船队依然有十余人陆陆续续死去,被扔进了大海,死无葬身之地。

    活下来的人脸色似乎没以前那么白了,看样子慢慢适应了颠簸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