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你老公一个人在家很危险

    第八百零八章 你老公一个人在家很危险 (第2/3页)

、真的就是一个纯素人的陆严河,才会在节目播出以后,迎来了铺天盖地的关注。

    但是,后来——

    周平安深深地吁了一口气。

    那个时候,他让陆严河别做艺人了,抓紧时间去读个书吧,应该是有一点真心在的吧?

    周平安不知道这到底是自己记忆里对自己的美化,还是说他当时真的有恻隐之心。

    只不过,当时的他,确确实实不可能违背马副总的意图。

    他也没有天真善良到为了陆严河而跟自己的上司对着干。

    退出演艺圈就退出吧。

    反正他也不适合。

    周平安站在窗户前面,发了很久的呆。

    他没有给马副总打电话。

    当然,他也没有给陆严河打打电话。

    他只是沉默地、自己一个人发了会儿呆。

    -

    九月二十五日,国庆档最后一轮宣传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毁灭日》是唯一一部在国庆档上映的外国电影。

    其他外国电影想挤也挤不进去。

    国产电影保护。

    而《毁灭日》能够进入国庆档,在很多人眼中,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三个主演,有两个是中国演员。

    但真正清楚内幕的人都知道,这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名单里,有陆严河。

    而灵河也面临一个决定,《捕蝇纸》是否要在国庆档开启提前点映。

    说白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赚一波国庆档的票房。

    因为《捕蝇纸》的上映时间是11月。

    这是一个小档期,没有任何小长假。

    对于电影来说,非常不利于票房。

    但灵河犹豫了一下,放弃了这个做法。

    既然《捕蝇纸》是要走全球同步上映,就不能张冠李戴、阳奉阴违。

    《捕蝇纸》如果在国庆档开启点映模式,也许能够靠着小规模点映,先收获几千万的票房,但是,一部分人先看到了,另一大部分人却没有看到,在后续每一个宣传点,都一定会出现一些“我看过,我有不同意见”的声音。

    电影上映期间,声音太重要了。

    夸的,还是骂的,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没有必要为了几千万的票房,去提前消耗掉后面可能的票房空间。

    -

    《毁灭日》上映是占了便宜的。

    江玉倩在夏天的时候,靠着《红眼航班》,名气大涨,在全球都收获了一批粉丝——

    她在《红眼航班》里的角色,人设太好,太吸粉。

    更不用说,她和江军在《鱿鱼游戏》之后再次合作。

    《毁灭日》这部电影甚至帮江玉倩拿下了V刊十月刊的封面。

    这也是江玉倩第一次登上V刊封面。

    时尚杂志V刊的封面,往往是女演员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尺。

    你上过,没上过,是两个局面。

    而《毁灭日》在国内上映,因为江军和江玉倩的主演,同样备受瞩目。

    当初江军这个角色本来是陈品河来出演的故事,也被很多营销号再次翻出来说。

    陆严河帮江军抢角色以至于跟陈品河结仇的事,也再度传得满天飞。

    一时间,很多陈品河的影迷都在骂陆严河。

    -

    “随便骂吧。”贺兰看到陆严河评论区的那些骂声,作为陆严河曾经的铁杆粉丝,现在的铁杆影迷,她一点儿都没有因为这些骂声而生气,“陈品河自己主动辞演,这事当初谁都知道,现在倒好,开始挽尊了。”

    陈思琦听到贺兰的嘟囔,笑了笑。

    她问:“贺兰,你这个国庆是不是要去西班牙?”

    “对,我跟同学约好了,去那里玩。”陈思琦点点头,“你回头改签一下,晚回来两天,帮我去跟当地的出版社见一面,跟你别的安排冲突吗?”

    “不冲突,没事。”贺兰说,“能多两天,我愿意。”

    “行,那你这一趟来回机票回来报销,就当出差。”陈思琦说,“这样我自己就不用去一趟了,我们谈了六本书的出版合作。”

    贺兰有些惊喜。

    “《跳起来》的主题MOOK吗?”

    “两本MOOK,四本签约作者的。”陈思琦说,“唉,实体书太难做了,一本一本在啃啊。”

    贺兰说:“已经做得很牛了,我们跳起来到现在还在做增量,完全就是逆市而行,去年年底评选出版品牌的时候,我们跳起来都是唯一一个近十年成立的年轻品牌,而且,也是唯一一个拿了海外传播影响力勋章的民营企业。连我们振华很多同学,都一直在订阅这本杂志。”

    “那纯粹是你们振华的学生真的很团结,对你们振华校友的企业、品牌和作品,都很支持。”陈思琦笑。

    贺兰点头:“这倒是,我们振华还挺抱团的。”

    “这是好事。”陈思琦说,“只要不违反原则,抱团本来就是可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情,互相支持,互相行个方便,要是每个学校的学生都能因为是一个学校的,就在能帮把手的时候帮一把,可能学校的发展都能快很多。”

    “思琦,你跟你大学同学的关系怎么样?”贺兰好奇地问。

    “我很后悔。”陈思琦忽然说了一句让贺兰摸不着头脑的话。

    “当时大学四年,我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跳起来》了,跟同学其实关系并不亲近。”陈思琦说,“现在回过头去想,当时应该抓着他们跟我一起做《跳起来》的,也不至于现在发展这么快,却没有足够多信得过的人了可以委以重任了。”

    贺兰:“……”

    她还以为陈思琦是后悔没有好好在大学里跟大家相处,培养出好的大学感情呢。

    女强人。

    贺兰发自内心的觉得,陈思琦就是一个天生的女强人。

    她不雷厉风行,也讨厌核心圈的人喊她陈总,但是,她的思维方式完全就是一个强悍的、老板的思维方式。

    这是最难得的。

    而贺兰觉得,陈思琦在这一点上,完全是天赋,无师自通。

    “那《毁灭日》在九月三十号举行的那场点映,你跟大家一起去吗?”

    “去。”贺兰说,“看完,我就拎着箱子去机场,我必须第一时间写影评。”

    “哈?”

    贺兰说:“琳玉那边在公司内部做了一个影评征稿活动,只要被自媒体采用的影评,都是可以拿稿费的,我要挣点零花钱,去一趟西班牙太贵了。”

    “我不是都把你的机票钱给报了?”

    “酒店住宿也很贵。”贺兰可怜巴巴地对陈思琦说。

    陈思琦:“……”

    -

    跳起来是《毁灭日》在中国的宣传合作方。

    琳玉牵头。

    “这部电影是好莱坞大制作,跟我们过去宣传的电影类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在做任何宣传动作之前,一定要记住两点,第一,要时刻明白现在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大制作已经看腻的心态,宣传点一定不能停留在好莱坞大制作六个字上;第二,特效、大场面、顶级视听、只有电影院观看才能百分之百享受……这些关键的信息点,仍然是观众愿意买票的核心要素,硬广也好,软广也好,这些都是必打牌。”

    “宣传资源可以适当向江军和江玉倩倾斜,但是,不能沦为演员帅、酷、美的形象宣传片,这些东西吸引不了观众。”

    “演技、角色适配度、外国媒体对中国演员的好评……这些才是能让人买票的信息点。”

    一个个宣传物料制作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