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李爱国建铁道工业大学,巴铁游击战培训,经销商的呼声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056章 李爱国建铁道工业大学,巴铁游击战培训,经销商的呼声 (第1/3页)

    巴铁很明显是被阿三欺负惨了。

    签署协议的一个星期后,一大批棉花和铁矿就被卡车送到了这边。

    有关部门清点了数量后,也开始催促前门机务段抓紧时间制造摩托车。

    邢段长有些犯难了,现在的摩托车车间月产量也就一千多辆,还要帮着制造四缸的红星双R。

    前阵子的产量先是送到了南亚前线,随后又输送到了港城,压根没有存货。

    “爱国啊,你看这可咋整,咱得完成上级的任务啊。”邢段长现在是既兴奋,又烦恼。

    “只能扩产了,咱们那边不是还有一块地吗,先盖几间仓库当做车间,把产能堆上去。”

    李爱国也没想到巴铁需要摩托车,还要的这么着急。

    好在现在工作室掌握了摩托车的全部生产技术。

    只需要让机械厂那边再定造一些生产设备,就能扩大产能。

    惟一麻烦的地方需要至少五百名技能工人。

    前门机务段里的职工得知摩托车要扩建,车间需要工人后,立马踊跃报名。

    他们却没掌握装配技术,也没有机械制造经验,需要进行培训。

    “要不咱们派几个老师傅到车间里指点这些工人?边培训,边生产?”邢段长提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良品率就没办法保证了。”

    “也是.”邢段长也觉得不妥。

    “我看还是先集中培训,找几个车间里的老师傅担任老师,学员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由教育室负责?”

    “还是我们工作室自己来吧。”

    李爱国想了下,又补充道:“这个培训班是长期的,咱们铁道上不是有些没办法接班、又没读高中的年轻人吗,可以让他们来接受培训,学习各种机械知识,当做后备的技术工人储备。学习期限为三年。”

    听到这个,邢段长抽着烟琢磨片刻,抬起头:“爱国,你这不是培训班吧?”

    也是,培训班短则三五天,最长也不超过一个月,哪有学习三年之久的?

    “段长,我给这培训班取了个名字,叫做铁道工业大学。”李爱国也没想瞒着邢段长,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工业大学跟一般的大学相比较,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入学门槛比较低,只要初中毕业就可以了,类似于后世的技校。

    在后世技校的名声可不太好,以至于大家对技校的期望是不要少一个人,也不要多一个人。

    这个模式之所以失败,根本的原因是工人的地位不高,福利待遇不够。

    谁也不想苦学几年,最后只能在生产线上苦哈哈的干活儿。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没有合格的技术工人,工厂只能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工厂无法获得高额的利润,工人工资就得低,更没有年轻人愿意去技校学习。

    如此循环,最后只能是一地鸡毛。

    现在的情况则不同。

    工人的地位就不用说了,最低级工人每个月工资十七块,也能够一家人吃喝。

    要是有一批合格的技术工人,将高利润工业产品输送到全世界,那工人的工资还能进一步提高,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其实咱们现在跟三德子家的情况比较相似,正是建立技术工人培训体系的好时间。

    只是这关系到全局,不是李爱国一个人能办到的,他也没想着办到,只在前门机务段这一亩三分地里先搞起来。

    邢段长最开始只以为李爱国是小打小闹,听完这些后,整个人被深深的震撼住了。

    他只是需要几百名合格的技术工人,李爱国却搞出了个技术工人培养模式。

    关键是,他还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这种培养模式如果搞成了,那以后前门机务段的技术水平将提升一大截。

    “我看这样,咱们段里面借着这个机会先搞起来,我现在就去部里面跑关系。”邢段长意识到工业大学的意义,也没啰嗦,立刻找了部里面的相关领导。

    在这一刻,铁道部门是个独立的小王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工业大学本质上也是学校,并且暂时不对外招生,下属机务段开办学校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事儿。

    只是有部分领导还是有所疑虑:“我反对!车间扩建正缺20台铣床,钱却拿来修教室?培养学徒能比生产任务重要?!”

    邢段长据理力争:“张主任,现在缺500技工导致产能卡脖子。三年后这批学员上岗,月产能翻三倍!您是要短期铣床,还是长期产能?”

    “工人培训两三周就行了,再说了,老师傅也可以带徒弟啊,完全没必要搞学校,还是设备更重要。”

    “设备有了钱,有了技术就能造出来。合格的技术工人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的。”

    部委领导的意见也不一致,最终滕领导拍了板:“既要搞设备,也要培养人才,都不能放松,工业大学先批了。不过老邢啊,经费只能靠着你们前门机务段自己筹备了。”

    “那当然。”

    邢段长知道滕领导还是站在了自己这边,毕竟前门机务段压根不差钱。

    要知道现在靠着海克斯科技公司,前门机务段的腰包早就揣满了。

    回到机务段后,邢段长召开会议,宣布成立工业大学的消息。

    “确实该开办个学校了,我家那三小子整天吊儿郎当,跟着那帮顽主拍婆子,非出事儿不可。”

    “车间里的老师傅可以去当教师,拿双份工资。”

    大部分领导都赞同。

    也有领导感到疑惑:“爱国,为什么叫做大学,不叫做中专呢?这明明是一所中专。”

    “你不觉得大学的名头更响一点吗?”李爱国坐直身体。

    领导:“.”

    最终,段里面全票通过了成立工业大学的决议。

    大学的位置就在摩托车车间的隔壁、工作室的后面,正好趁着这次扩建车间,把教室修建起来。

    工业大学的筹建由教育室的佘主任负责。

    李爱国被任命为校长。

    工业大学所需要经费由前门机务段筹备。

    其实也不需要花什么钱,文化课老师是教育室里的干事,技能老师是各个车间的老师傅们。

    一个草台大学就此建立。

    跟李爱国预料的一样,工业大学招生的消息传出去之后,立刻有不少铁道职工给自家孩子报名了。

    “听说工业大学毕业的学生,能进到摩托车车间工作,那工资可比咱们铁道职工还要高。”

    “是啊,上个月车间里每个工人还发了五斤精白面呢。”

    “报了,报了。”

    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就连社会上年轻人也想报名,就连三大爷也有了想法。

    李爱国带着宗先锋实验了电气管路后,骑着摩托车回了四合院,刚进门就被三大爷拦住了。

    “爱国,下班了?”三大爷打了招呼,指了指水桶里的小鲫鱼说道:“这鲫鱼很新鲜,要不你带几条回去?”

    李爱国二话不说,伸手就去拎水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