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秦国自信的来源

    第356章 秦国自信的来源 (第3/3页)

也正是因为如此,白起才能感受到对方的统军水平。

    而在双方兵员素质、将领水平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战争就只能在后勤,也就是综合国力上才能比拼出胜负。

    秦皇显然也懂得这个道理。

    半晌过后,

    秦皇再次问道:“你们觉得,齐国的后勤,能支持多久?”

    这一次,

    李斯站出来回道:“从黑冰台传过来的消息看,齐国东林滨海,土地肥沃。”

    “而且齐国还从东洋、南洋等地,掳掠大量的奴隶,这也使得齐国虽然大兴土木,重商抑农,但无论是经济的繁华,还是粮食的产量,都远超过秦国。”

    听到这样的结果,

    秦皇的脸色有些阴沉,冷冷道:“你的意思,就是在齐国面前,大秦一无是处吗?”

    李斯急忙低下头,“微臣不敢。”

    “哼!”

    秦皇冷哼一声道:“纵然齐国繁华无比,但我秦军将士不畏生死、骁勇善战,光是这点,就足以让我大秦纵横于天下!”

    “至于粮草方面,既然尚能支撑三年,那就务必要在这三年间,跟齐军决出胜负!”

    因着对于一统天下的野心,还有来自于对秦军的自信,秦皇睥睨天下的目光中,展露出来的也尽都是狂傲和野心。

    .......

    在这场秋收过后,

    秦国也将源源不断的粮草也运往了长平前线,

    毕竟背靠关中平原,后方还有天府之国的粮仓。

    蜀道虽难,但通过水路运输,也能节约不少人力和时间。

    毕竟在秦国的举国体制下,在战争方面,无论是军队战力还是后勤运输,天然就拥有巨大的优势。

    而且,

    这样的自信,

    也是建立在秦军一场一场的胜利下,以及无数敌军的累累白骨之中。

    是自从秦孝帝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代又一代人所积累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