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循序渐进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循序渐进 (第3/3页)
:“在大明,我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更多。在我的内心中早就有了决心,只要我能恢复国王之位,一定要让英国变得和大明一样强大,而现在我已距离国王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了,等我正式加冕后,一定会按照大明的制度对国家进行改革,这是必然的!”
“陛下雄才大略,臣佩服万分!”王子辉先拍了下马屁,接着道:“不过陛下,自古以来变革都极其不易,大明之所以有这样的政体也是中华历经千年来演变而成。自始皇帝一统六合后,以郡县制替代分封,书同文行同轨,这才确立了后世的基础。”
“但陛下也需知,始皇帝却功在千秋,但又因此二世而亡。之后汉承秦制,却也恢复了分封,以分封和郡县并立的制度这才奠基了大汉政治结构。而且在其后几百年中,这种制度一直都在延续,就算大明开国时,朝廷也保留了藩王分封制,由此可见其中的难度之大。”
“至于科举一事,源自于隋朝,可隋朝同样二世而亡,直到唐承隋制后这才真正兴起。但门阀制度在唐朝依旧强盛一时,就连皇帝也对其毫无办法,等到唐末黄巢起事,把天下门阀一网打尽,这才有后来寒门崛起,科举大兴的格局形成……。”
认真听着王子辉的讲述,查理二世表情很是凝重,这些话王子辉之前曾经和他提过,而且他在大明时也在国子监旁听过,看过类似的文章和史书,知晓王子辉所言不虚。
王子辉的意思很明白,就是用这种方式告诉查理二世要对国家进行改革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改革的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就比如历史上秦始皇和隋炀帝,还有北宋的王安石,大明的张居正等等,这些人的改革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虽然在其后改革的政策得到了延续,可因为当初改革的手段过于激烈,或者说步子迈得太大了,反而带来了不可预料的结果。
现在查理二世要想对英国改革从本质上来讲是对的,可问题在于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否适合呢?是否会遭遇到强烈的反对呢?这点必须要提前考虑,要不然不等改革产生效果,查理二世就会受到因改革带来的反噬,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就和之前说的那样,现在的欧罗巴诸国等同于当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格局,而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如今,足足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这才形成了目前的政治体系,这可不是一朝一代就能完成的,是这两千年中历朝历代多次试错最终形成的结果。
当然,有了大明的例子在,查理二世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可一下子用这种激烈的方式进行改革风险也是极大的。王子辉要提醒查理二世的就是这点,他不希望查理二世用太过激烈的手段来做这件事,改革可以循序渐进,也可以适当妥协,但绝对不能想当然和求快,这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