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文官体系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文官体系 (第3/3页)

虑贵族子弟的角度出发,从不少贵族子弟中的良莠不齐问题再加上旁系子弟的身份着手。

    欧罗巴诸国中,贵族是王国建立的基础,王国是贵族和国王联手统治的,换句话来说国王就是最大的贵族,而国王之下的各级贵族都是围绕国王形成的贵族利益团体,从而形成了王国的体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贵族的延续后自然不可能一概不变,再加上贵族继承制度的特殊性,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爵位,而次子或者旁系子弟是没有权力继承爵位的,往往就造成了高级贵族的次子和旁系子弟只能继承低级爵位,而低级贵族的次子和旁系子弟连爵位都没有,最终沦为平民身份。

    就在爵位继承人来说,其中有能力有本事的也并不算多,大多数人都是些花花公子罢了。要论吃喝玩乐自然精通,要说治国本事根本没多少,可就是因为有祖上传下来的爵位,却能成为大贵族,并且占据高位,这在贵族内部也多有非议,甚至还有家族子弟对其强烈不满的存在。

    既然如此,要在英国推行文官制度就可以先从这些群体入手,这样一来遭遇的阻碍就会弱许多,而且还能得到绝大部分贵族和贵族子弟的拥护,哪怕有少数人反对也是无济于事。

    而且在英国原本就有大学的存在,英国最早建立的大学是牛津大学,这所大学建立于1096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了。而略晚些的剑桥大学只不过比牛津大学晚了十三年罢了,此外还有建立于1413年的圣安德鲁斯大学、1451年的格拉斯哥大学、1495年的阿伯丁大学和1583年的爱丁堡大学等等。

    这些大学的建立历史悠久,但从最初开始并非是用来培养文官和学者的,而是带着浓郁宗教学院和贵族学院的学府,所受的教育除宗教外往往都是一些贵族化的课程,直到欧罗巴文艺复兴之后,这些大学才陆续开始了一些社会学和现代科学的课程,但依旧不属于学科的主流。

    而且入学的学子中,除教士外就是贵族子弟,平民子弟根本没可能进入大学深造。就比如大名鼎鼎的牛顿表面上是平民,可他实际上也是贵族出身,因为他的母亲就是贵族,而且是拥有爵位的贵族,要不然现在的牛顿也不会进入剑桥读书,从而有后来的辉煌成果了。

    王子辉建议以这些大学为基础,增加一些必要的学科,然后再通过建立类同大明科举的文官考核体系给低级贵族和那些没可能得到爵位的贵族子弟们一个上升通道,从而通过文官体系进入政府部门获得职务和升迁的机会。

    这样一来,就能获得贵族体系的绝对支持,同时也可以以国王的身份在这些学府单独设置几个可以让平民进入学习的名额,以此来展示国王的“仁慈”和对子民的爱护。因为这些名额数量不会太多,再加上就算针对平民,可大学的花费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往往名额会被一些富有的商人所占据,这样的话也不会遭到贵族阶级的反对,从而顺利推行这个政策。

    一旦这件事做成了,王室还可以借此机会单独设立针对低级贵族和平民的新的学府,从而培养潜在的文官人才。只要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等这些人陆续必要,通过文官考核进入政府部门任职,等几十年后这些人才越来越多,那么就能逐步取代由贵族体系完全掌控的各级官职,从而建立起英国的文官体系,打破目前由贵族垄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