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算计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算计 (第2/3页)
储量而言,以目前开采手段数十年中毫无问题,所以宋国虽有隐患,可这隐患还不足以短时间内爆发,这点朱慎锥有相当的信心。
雏鹰要想展翅翱翔天空,终究要靠自己才行。孩子长大后,未来的路怎么走也要靠他自己。
做父母的终究无法永远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指点他怎么走路。假如朱敏澄在数年后依旧醒悟不过来的话,朱慎锥自然会出手提醒,但在问题还没到无法改变的糟糕情况下,朱慎锥却是不会提前告知的。
但没想到仅仅三年时间,朱敏澄就反应过来了,还给自己上了这么一个奏折。不过虽然奏折中表示出了宋国存在的问题,也想到了改变宋国问题的意图,但这小子却耍了个滑头,居然以退为进主动请求朝廷在新大陆设置州府,这让朱慎锥不由得笑骂起来。
看到这个建议,朱慎锥断定肯定是有人向朱敏澄谏言了,要不然以自己这个儿子的性子一定不会这么快想明白,更不会用这种方式。至于这个人是谁,朱慎锥仔细一琢磨也就明白了,恐怕这个人就是孙承宗的幼子孙镐,也就是朱敏澄的长史。
因为道理很简单,孙承宗死后孙镐在家守孝,虽然那时候因为朱敏澄的强烈要求,朱慎锥同意了由孙镐担任宋王府长史的职务,可孙镐因守制的缘故却无法跟随朱敏澄前往新大陆。
守孝三年结束,半年前孙镐离开家乡搭乘了远洋海军战舰前往新大陆,这件事朱慎锥是知道的。从这时间算起来,再加上这份奏折发出的时日,那么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想到这,朱慎锥不由得暗赞了一句,这孙镐还不真愧是孙承宗的儿子,虽然孙镐在科举上没有崭露头角,在孙家子弟中除了一个值得称道的孝名外也没其他长处,甚至当年孙承宗去世之前给自己的上疏中也说了孙家子弟都是中庸之才,只希望在他死后皇帝能看在他的面子上善待孙家子弟,给予他们恩荫即可,至于其他就不必多管,以他们的能力当个小官或者守个虚职没问题,一旦官做大了反而不好。
所谓知子莫若父,对孙承宗的这个态度朱慎锥还是表示认可的,而且事实也是如此,孙承宗的几个儿子都没什么大出息,除品德尚可外,基本都是中人之姿,如果强行给他们升官,或者委以重任,说不定以他们的能力反而害了他们。
但朱慎锥万万没想到,这个一直不怎么起眼的孙镐却是不同。之前孙镐没什么名气,更没表现出什么才华,但自从朱敏澄替自己去了一趟孙承宗家乡后,也不知怎么回事自己这个儿子就和孙镐看上眼了,回来后硬是要自己答应把宋王府的长史之位留给孙镐。
当时的朱慎锥不以为然,只认为或许是朱敏澄少年心情再加上两人脾气相投罢了,所以就答应了此事。可没想这孙镐去了新大陆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看明白了宋国的问题所在,还用这种方式给朱敏澄出主意,弄了这么一个奏折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