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父子同谋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父子同谋 (第3/3页)
和自身实力把周边国家纳入宗藩体系,然后再直接任命一些国家的国王为大明的宣慰使,再设置宣慰司,以名义上来对其施加影响和进行管理。
如此一来,大明的这种手段不仅能减少各国王室的刺激,相对保持原本独立性,更能体现出大明泱泱大国的气度,并且通过这些方式把触角伸出去,以宗主国的名义对这些国家进行统治和影响。
这个方式虽短时间内获得的利益肯定不如殖民手段的直接掠夺,可从长远来看并不差,而且后续的影响却要小的多,以宗主国的身份也能避免地方矛盾,手段更灵活的多。可惜大明在宣宗后期就收缩了对外政策,等到英宗土木堡之变后更是全面放弃了对外扩张,使得当初打好的基础白白浪费。
但就算如此,哪怕之前设置的宣慰司如今名存实亡,可作为宗藩的制度依旧延续到现在,现在南海各国对大明的态度依旧,名义上也依旧承认大明宗主国的地位,这点可是西方殖民地政策远不能比的。
至于新大陆那边,朱慎锥现在采取的是周王朝的封建制。新大陆距离实在太远,情况也和本土周边不同,而且大明朝廷目前也没能力自己来实质性地占领和对新大陆的扩张和统治,可如果放着不管,西方欧罗巴国家对世界的瓜分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大明必须要做些什么,而采取封建制度也就是外封立国制度是最为合适的。
所以无论是宋国还是永国,从一开始朱慎锥就没把它们当成普通宗室封藩来看待。朱慎锥更希望朱敏澄他们能在新大陆那边直接打开局面,从而不断发展,然后再以此吸引其他宗室主动外封,从而不断蚕食新大陆的土地,最终形成一个以宗室为纽带的外封藩国群体,同西方国家争夺新大陆的所有权。
这点几乎和周王朝没什么区别了,但在外封的时候朱慎锥有些话却不能说,而有些制度也无法马上改变,仅仅只能以最初大明塞王分封的方式来做这件事。但现在看来,时机已经成熟,随着宋国的飞速发展,再加上孙镐抵达新京后对朱敏澄的提醒,宋国之前的情况已不适应后续,必然要进行改变,而改变的最好方式就是彻底以本土藩王分封直接改为外藩的宗藩制度,放开新大陆藩国的权力,从而真正立国。
想到这,朱慎锥心中已有了决断,他对太子吩咐了几句,朱敏澜认真听完后笑着连连点头。
“父皇您放心,这件事孩儿安排人来办,到时候就等着瞧好吧。”
“别过犹不及!”朱慎锥提醒道,朝中的臣子们也不是好糊弄的,这件事虽把握很大,但做起来还是要谨慎些,万一做过了就麻烦了。
朱敏澜很有把握拍胸脯保证,见太子如此,深知他性子稳重的朱慎锥也放下心来,说完这件事后,朱敏澜忍不住笑着说这件事如果真成了,朱敏澄这小子可就赚大了,至于永国那边也是如此,什么都没干,就坐享其成,天上掉了这个大馅饼,运气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