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造搬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造搬 (第1/3页)

    宋国如火如荼地在开府建牙,任命各级官员,同时着手向外扩张,瞧这样子正要大干一场。

    而在北方的永国,朱慈炤也在同其长史黄安商谈此事。

    大明允许外封藩王开府建牙的旨意不仅是给宋国的,还包括永国在内,朱慈炤自然也接到了这个旨意,而且因为永国靠北方距离大明更近些,他接到这个旨意实际上要比朱敏澄更早些呢。

    不过相比朱敏澄,朱慈炤的态度却没那么兴奋,反而略有忐忑。他甚至没有做任何动作,暂时把旨意压了下来,打算先看看南边的宋国究竟是如何反应再做决定。

    毕竟朱慈炤和朱敏澄不一样,虽都是亲王,可他这个亲王是太上皇的皇子,随着当今圣上当年以靖难名义入京掌控朝政后,他的父皇崇祯就彻底失去了权力,由皇帝成为太上皇,实际上已成了被软禁的废帝。

    亏得朱慎锥没有斩草除根的打算,更没学当年朱棣来一个“自焚宫殿,下落不明”的结局,这才让他们父子留下了性命。所以朱慈炤这个永王说起来只是一个名头,实质就是囚徒,在这种情况下能保全性命就算不错了。

    原本朱慈炤以为自己这辈子会和父皇同两位兄长一般被囚禁在宫中,当一个笼中鸟了却此生的。但没想突然就有了机会,皇帝突然打算外封藩王,由此询问太上皇是否愿意让其“太子”接受此事,如愿意的话可外封海外,离开皇宫恢复自由。

    这件事几年前太上皇征询了永王的兄长,也就是之前崇祯朝的太子也就是现在的安王之意,但安王生怕此事是个圈套,万一皇帝打着这个外封的名义是准备向自己动手,一旦同意去了海外,海外离着大明如此遥远,水土不服再加各种意外随时随地可能丧命。

    假如这样不明不白死了,天下人根本就挑不出毛病来,充其量感慨安王的运气不好罢了,更不会往当今圣上要弄死他们这方面去琢磨。所以安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最终没有答应此事,至于朱慈炤的另一个兄长定王朱慈炯的想法和安王是一样的,在两个哥哥都拒绝此事的情况下,平日没什么存在感的朱慈炤反而从中看到了机会。

    当年朱慈炤的年龄并不大,仅仅也就十岁出头而已,而且相比两位兄长,朱慈炤的性格更为跳脱,一心希望离开深宫出去看看,如果能成为一个自由人哪怕放弃自己永王的身份也是值得的。

    不过朱慈炤自己也清楚,因为父皇的缘故,自己恐怕这辈子都离不开深宫了,这让他很不甘心,而突然发生的外封藩王之事让他一下子就看到了机会,在他看来两位兄长拒绝此事虽有理由,琢磨下来不去的确更稳定,但朱慈炤同时也认为这件事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就算圣上真有这样的打算,可自己一不是嫡子,二也不是前太子,皇帝根本没必要先朝自己下手,就算做样子也应该善待自己,所以自己主动请求外封的话应该没有性命之忧。

    就这样,朱慈炤在两位兄长拒绝的情况下主动提出了他愿外封去海外的想法,朱由检没想到自己这个平日里学业普通,甚至不太为他所喜的儿子会有这样的想法。

    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