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并非任“人”宰割的种族
第六百二十六章 并非任“人”宰割的种族 (第2/3页)
一名战士的左小臂护甲被酸液溅中,腐蚀性液体在能量护盾失效的金属表面嘶嘶作响,腾起刺鼻的烟雾。
可那战士只是随意甩动手腕,任由酸液飞溅。
待烟雾散去,精金复合装甲上仅余几道泛白的灼痕,原本墨绿的涂装被蚀出蛛网般的裂纹,却连最外部的镀层都未能击穿。
露娜运输艇的引擎轰鸣着,等离子尾焰在低空划出幽蓝色的轨迹。
随着高度攀升,舷窗外的视野逐渐开阔,百余名幸存者终于看清了整座城市的全貌——
曾经相对繁华、安逸的都市,如今已被菌毯侵蚀,建筑表面爬满蠕动的有机质,街道上黑压压的虫群如同潮水般涌动。
然而,在这片死亡的浪潮中,却有一支支钢铁洪流在逆势而行。
“天啊.”
一名年轻女子趴在舷窗上,声音颤抖。
从高空俯瞰,大量燃烧中的空投仓如陨石般砸入城市各处,舱体在撞击瞬间爆裂开来,露出内部全副武装的烈焰蜥蜴、地狱伞兵和诸多生物与机械兵器。
而烈焰蜥蜴一落地便迅速展开战术队形,爆矢枪的火力网在虫群中撕开一道道血路。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些巨人的战斗效率高得可怕。
他们精准的锁定每一处平民聚集点,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异虫的包围,将幸存者护送至临时构建的撤离区。
整座城市内活跃的烈焰蜥蜴,远不止他们刚刚目睹的二十人。
空投仍在继续,更多的战术小队降落在关键区域,他们彼此配合,形成交叉火力网,将异虫的攻势硬生遏制住。
跳虫的冲锋被爆矢弹雨撕碎,刺蛇的骨针射击被能量护盾偏转,就连最庞大的雷兽,也遭受抵达地面的装甲单位的轰击,再配合轨道轰炸,最终化作焦黑的尸骸。
“看那边!”有人突然指向城市的东侧。
只见一支烈焰蜥蜴的六人小队,以及一支地狱伞兵的战斗排,正护送着数百名平民穿过废墟,他们以三台独眼巨人战斗机甲为核心,构筑起移动的钢铁堡垒。
战斗机甲的突击炮不断咆哮,将任何敢于靠近的异虫轰成肉沫,而烈焰蜥蜴们则在外围游走,用链锯剑和动力斧清理漏网之鱼,至于地狱伞兵则是居中进行精准点射和火力压制。
在他们的保护下,平民们竟无一人伤亡,全都安全登上了等待的露娜运输艇。
除此之外,辅助军单位也随同运输编队的降落完成部署。
数以千计的辅助军,同样如钢铁洪流般涌出舱门。
他们的脚步声在地面上回荡,整齐划一的战术队形,显示出远超旧时代军队的纪律性。
这些战士身上折射出的,是人类帝国军事科技十数年发展的缩影。
在人类帝国初建时期,辅助军精锐的标准装备,仅是密闭式作战服搭配全覆盖式机械骨骼。
这套系统虽然能让士兵在真空,亦或是更加极端环境的中维持两小时的作战能力,但与真正的动力甲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唯有精锐中的精锐部队,才能配备麦克普动力甲,这种造价高昂的装备,相当于特种部队配置,专用于高威胁环境下的斩首行动或敌后渗透。
不过,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张和多元宇宙科技的整合,尤其是对先行者遗存科技的逆向工程,再加上十数年的休养生息,辅助军的单兵装备迎来了革命性升级。
现役的“动力套装”彻底改变了战场形态,其设计理念和外观,与《星河舰队》宇宙中联合公民联邦提出的概念装备惊人相似,却在性能上实现了全面超越。
现阶段的军团辅助军,可谓是全员配备了“动力套装”。
而新型动力套装最显著的改进,在于其集成化生命维持系统。
与旧式装备不同,新系统的纳米级空气循环装置能持续净化外部空气,配合皮下注射式营养剂,可支持士兵在无补给状态下作战72小时。
装甲接缝处采用磁流密封技术,即便在深海或强腐蚀环境中,也能保证绝对气密。
战术机动性方面,背部动力背包的矢量喷射口,则赋予了士兵惊人的战场灵活性。
标准战术手册记载,一名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