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0 章 齐政事,同风俗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 440 章 齐政事,同风俗 (第1/3页)

    “我反对!”

    茹瑺率先不答应,他觉得此举简直是司马昭之心,

    “太祖皇帝之所以设这么多监察,是为了官员互相监督的,乃是于国有利的职位。”

    “裁撤这么多的监察人员,他黄子澄想要干什么啊?”

    别的不说,光说这左右布政使司,为什么要设置左右两个官儿,自然是为了互相监督了。

    你让裁撤其中一个的话,那剩下的那个不就一家独大了吗?

    顾晨挑的人都是一心为了国,自然也是秉公办事。

    所以都给出了不同意的意见,然后向顾晨看了过去。

    “顾大人以为呢?”

    毕竟顾大人有一票否决权,他们加一起也没顾大人权重大。

    “我以为……”顾晨当然也不答应,不过他今日只是借这事立个规矩:“以后咱们内阁便定下规矩。”

    “我们一人一票共七票,一封奏疏咱们七人传阅。”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决定,黄子澄这封奏疏有已有六票反对,再加上我的共七票反对。”

    “所以我会在这奏疏写上不妥,然后放在不同意的篮子里,最后再送给陛下决定。”

    “从今以后咱们议政便是如此,从官职最小到最大开始提意见,以防官员附庸上司。”

    “大家还有别的意见吗?”

    顾晨是不可能把自己架火上烤的,也不会让朱标觉得他想揽权,更不可能受人话柄。

    而在场的官员见他如此公平,也纷纷拱手表示同意。

    自此顾晨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貌似又高大上了一些。

    而顾晨一直不放黄子澄出去历练,是怕他折腾了老百姓,毕竟他是建文三傻的头傻人物。

    额,他觉得黄子澄老老实实编书,莫问政事才是最好,

    永兴三年八月,顾晨带着老婆儿女出门赏秋。

    马车上顾衍愁眉苦脸的,非常不高兴地问道。

    “爹爹,您为何不肯让儿子参加明年的乡试?”

    他如今都十六岁了,明年乡试后年会试不是刚刚好?

    “你还小,多沉住点儿气。”

    顾晨知道儿子想当十八岁的探花郎,可他还是觉得这年纪太早。

    “多享受几年少年时光,你以后会感激你爹的。”

    “听话,咱们再等下次乡试吧!”

    早早踏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