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理念不合

    第104章 理念不合 (第2/3页)

 李春芳还当是他心情忐忑紧张,温和道:“永青侯还是会顾全大局的,退一步说,即便永青侯执意对徐家动刀,也万不会牵连太岳你。”

    顿了顿,“本官也不会袖手旁观。”

    张居正收拾了一下心情,拱手致谢。

    为二人提前做好心理建设之后,李春芳没有立即进殿,而是负手而立,仰望天空,喃喃道:

    “唉,首辅风光,首辅亦难当啊。”

    ……

    末时。

    院门敲响。

    “进!”

    李春芳看了高张一眼,推开门,率先走了进去。

    李青正倚在檐下的躺椅,手持小说话本,提前说道:“不用虚礼了。”

    接着,指了指一边的三把椅子。

    时下阳光正好照到檐下走廊,最适合晒太阳,三人拱了拱手,依次落座。

    李春芳离李青最近,瞧见话本内容,他不由目光一凝,接着,抿了抿嘴,恢复平静……

    小半刻钟之后,李青合上话本,直起身子看向三人,道:

    “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是非对错显而易见,海瑞行事刚猛了些,却也不为错。”

    没有铺垫,没有和稀泥,李青上来就直接定了性。

    高拱激动,张居正默然,李春芳平静,三人却都默契的没有表达观点。

    接着,李青又说:“清丈田亩是大事,治水也不是小事,都是为国为民。”

    闻言,高拱激动敛去了几分,张居正心情轻松了许多。

    李春芳还是稳坐钓鱼台。

    李青相对偏向高拱的定完性,说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亦或想法,也可以说一说,李首辅说的终究不如你们详细,太上皇让我做和事佬,我也不好不作为,有什么说什么,高大学士先来吧。”

    高拱站起身,走向李青两步,说道:“朝野都说下官是公报私仇,故意针对徐家,今日永青侯当面,下官有言直言。”

    清了清嗓子,高拱傲然说道:“若说私心,下官的私心就是上为国,下为民,名垂青史,仅此而已。”

    李青颔首:“谣言止于智者,世间最不缺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人,高大学士无需在意。”

    听到如此之语,高拱大为轻松。

    长长呼出一口气,高拱似要将所有的愤懑与委屈吐尽,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

    “徐大学士当然有功于社稷,可有功的只是徐大学士而非徐家。昔年,内阁三杨,杨荣、杨士奇,一样有功于社稷,可杨荣的后人祸害乡里,杨士奇的儿子更是草菅人命……由此可见,将一个人的好与一个家族绑定,是为大谬。”

    李青颔首。

    高拱继续说道:“民间传闻松江府徐家为徐半城,传闻虽不可尽信,却也非空穴来风,当然了,富无原罪,可徐家实质性兼并土地却是不容姑息,说什么不会瞒报田亩,会足额交税……这完全就是在诡辩。朝廷还田于民也是清丈田亩之国策的一部分,用得着经由他徐家?”

    “下官倒不怀疑徐大学士会糊弄朝廷,徐大学士在时徐家可以如此,徐大学士不在了又当如何?”

    “耕地交给官绅打理来的好,还是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