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科举
第1333章 科举 (第2/3页)
的如同天国一般。
不过有秦棣在北,加上秦风会派遣一支辽兵驻扎,倒也不至于未来秦樉就藩出了什么差池。
不同于宁王。
秦王在大西城彻底修好之前,是没有半点过去的打算。
故此。
今年除了列行大搞基建外,以及防着那些藩属国想从大庆摄取利益外。
也就剩下宁王远行这件大事儿了。
毕竟宁王散尽了资财,在大庆购置了许多东西。
其中又以牛马车辆最多。
“等三哥就藩之后,当全力推行大庆宝钞,务必要让全天下人,都认了这大庆宝钞,通行全天下。”
秦棣点头。
“自是会的,只是初期怕是因太过遥远,难以获取更多宝钞。”
鞑靼地属于新的区域,一切都在开拓,自然是以开拓为主,很难像大庆这般大搞建设。
“无妨,先将调子定下来,等以后再论此事儿也不迟。”
哪怕宁王权势再大。
也必然要收到朝廷部分牵制的。
这经济便是关键一步。
经济与文化,虽然这都属于软实力,不见刀光鲜血的,但却最能约束。
早些年以祭祀礼乐安邦,也同样是如此场面。
秦风觉得西方如今也就跟中土的殷商时期没有太多差异,都是通过神化统治的方式来治理百姓。
可在这片土地上,这神化统治只能沦为辅助了。
终究是谁的拳头大,谁的兵马多,谁得了这天下民心,谁才能坐稳江山。
秦棣也晓得秦风大力推行纸币,必然要天下通行,自然尽数答应。
“未来两地往来,多用记账方式,每年梳理。”
相比于钱钞转来转去,毫无疑问采用记账更加方便。
就如同现在朝廷对鞑靼地用出去的财货,都用在一笔账目上。
等过些年宁王那边富裕了,自然要跟朝廷平账的。
如此一来,也省去了货物相互转运的苦恼。
秦棣不免答道:“自是要的,我打算从朝廷带走一些官员,用于鞑靼地治理,大概二三百人。”
治理百姓,这得需要专业的人才。
“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