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五月蹛林

    第383章 五月蹛林 (第3/3页)

弯腰,瓮声瓮气道:“呼延氏的勇士,从来都没有变。”

    “变的,是其他部族的勇士们。”

    “其他部族的勇士更为强大了,我呼延氏的勇士,却因过去的强大而骄傲、自满。”

    “——我总是教训他们:不能因为足够强大而自满,应该努力变得更为强大。”

    “今年的蹛林大会,是给他们的一个教训。”

    “我想,从今天开始,我呼延氏的勇士们,也应该明白汉人那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了……”

    如是一番话说出口,呼延贺却是心中憋闷更甚,当即端起面前的金碗,灌下了一口酸涩的马奶酒。

    酸酒下肚,又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呼延贺的目光,便自然而然的望向军臣身旁,正手持小匕,品尝着烤羊肉的右贤王伊稚斜。

    作为八柱当中的右四柱之首,右贤王天然具备着维护嫡系,即右谷蠡王、右大将、右大当户及其背后势力的义务。

    故而此刻,呼延贺看向伊稚斜的眼神,便等同于在提醒伊稚斜:大哥,你小弟我受欺负了!

    呼延贺投降伊稚斜的眼神,军臣自然是尽收眼底。

    呼延贺那比汉人还要奸诈的说辞,更是让军臣感到怒火中烧。

    可偏偏,军臣又发作不得。

    ——四大氏族,是匈奴单于庭至关重要的根基。

    早在冒顿单于时,挛鞮氏便已经意识到:单靠一个挛鞮氏王族,以及原匈奴本部,是无法完全统治万里草原的。

    于是,为了更好的统治草原,冒顿单于搞出来的四储八柱、四大氏族为核心的单于庭核心权力体系;

    并在此之外,还搞出了游离于八柱之外的十六个官职,与八柱共称为:二十四长。

    比如左右骨都侯、左右大都尉等。

    在这一整套的政治体系中,四位储君,或者说是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所组成的‘四角’,既是单于的继承人、储君,也同样是单于需要防备的竞争对象。

    至于八柱之外的十六长,如左右骨都侯、左右大都尉等,则因为并不世袭的缘故,而很难与谋反势力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关系。

    唯独四大氏族!

    唯独既不是挛鞮氏王族,且世袭‘八柱’当中下四驻的四大氏族,属于任何一代匈奴单于,都不得不拉拢的对象。

    单于庭内部有个说法;

    ——只要四大氏族归心,那就必定能成为下一代单于!

    其中三家归心,另外一家中立不捣乱,也能不太费力的坐上单于宝座。

    可一旦有任何一家站在对立面,那即便是有其他三家鼎力支持,想要坐上单于大位,也必定要经历一场腥风血雨!

    至于两家归心、两家敌对?

    不好意思:左、右贤王,基本就是这个基本盘——左贤王有左大将、左大当户效忠,右贤王有右大将、右大当户追随。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角逐单于之位了——这二者连彼此都奈何不得,就算是硬斗,也不过是个两败俱伤而已……

    “怎就败了呢?”

    “河套,怎就丢了呢……”

    此刻,军臣心中,莫名涌上阵阵悔恨。

    去马邑干嘛?

    好好守着河套不好吗?

    闹到如今这个地步,连蹛林大会,都搞成了这幅应付差事的样子;

    敢光明正大蔑视单于庭,那各部族私底下,还指不定生出了怎样的心思……

    “西征,一定要胜利!”

    “一定要从西方,带回吃不完的粮食、用不完的武器,还有能为我大匈奴,世世代代制作武器的工匠!”

    …

    “到了那时,汉人,倒是可以不急着去收拾。”

    “——而是你们!”

    “你们这些比汉人,都还要更叫狡诈、阴险的叛徒……”

    “撑犁天,不会饶恕你们的不忠!”

    在心里,军臣一阵无能咆哮。

    而面上,军臣却只得不情不愿的别过头去,同样用小匕割下一块肉,咬进嘴里,愤愤不平的拿肉块撒起气来。

    “右大当户说的有道理。”

    “我大匈奴,也该吸取教训了。”

    “——过去的强大,让我大匈奴太过于骄傲、自满,以至于让汉人,都钻了个天大的空子。”

    “这样的事,绝对不能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