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攻心为上
第498章 攻心为上 (第2/3页)
个车啊~
亦或是买点股票,存个定期储蓄之类。
这样一来,即便将来,赢到手的几个小目标又输回去了,手里也还能剩下一套房、一辆车;
又或是些许有价值,无法快速折现,却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裨益的财富。
天子刘荣对高阙、河西的战略判断,便也是类似的道理。
——高阙守不守得住,会不会出现一件黑天鹅事件,让匈奴人意外夺回高阙?
说白了,莫说是远在长安的天子刘荣——就连前线的程不识、郅都二人,恐怕也不敢打包票。
能做的,刘荣都已经做了。
该放权放权,该给人给人,后勤物资粮草军械,更是主打一个饱和式输送。
汉天子能做得到,力所能及,且能提高‘守住高阙’概率的所有举动,刘荣都做了个遍。
接下来,对于高阙,在长安的天子刘荣唯一能做的,就是听天命。
因为人事已经尽过了。
但就这么等着——等高阙传回‘守住了’或‘丢掉了’的消息,无疑是非常折磨人的。
天子荣也不愿意,更不喜欢像一个赌徒一样,在筹码都丢进高阙之后,傻愣愣的等结果。
于是,天子荣便自然而然的,做出了稍有些冒失,却也恰得其时的战略决策:西进!
说白了,汉家之所以想要高阙,有至少一半——甚至一大半的原因,都是为了能消除图谋河西时的后顾之忧、侧翼威胁。
能在侧翼安全的情况下,深入河西走廊,将河西地区逐渐掌控于己手,而后进一步染指西域。
西域,才是汉家图谋河西的主要价值;而河西,又是汉家希望得到高阙的主要原因。
至于得到高阙后,对幕南地区造成直接军事威胁,也并非是为了直接让匈奴人亡国灭种、把匈奴人赶到漠北去,以至‘幕南无王庭’。
事实上,即便过去这两年,匈奴人接连不断的汉匈双方之间的重大战役中受挫,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个时间节点,仍旧是匈奴帝国的巅峰期。
从综合实力的层面来讲,汉匈双方仍旧是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在过去,匈奴人雄霸草原,又掌握河套,对汉家呈战略攻击姿态;
而眼下以及未来,得河套、高阙在手的汉家,也不过是转守为攻,换做匈奴人来呈战略防守姿态。
但在双方综合实力不相上下、势均力敌的前提下,战略攻、守,也仅仅只是将双方原本五五开的实力对比,稍稍倾斜为:六四开。
六四开,还远远达不到让汉家北出高阙,长驱直入,大破龙城,以至‘幕南无王庭’。
所以,高阙对现阶段的汉家,最大的价值,并非是支撑汉家短期内,对幕南地区的战略图谋;
而是为汉家西进,掌控河西、染指西域提供战略支撑。
从上帝视角来看,天子荣这一手‘妙棋’,无疑是将伊稚斜转战云中,以做战略交换的举动,为匈奴一方所带来的收益最大程度减弱。
如果一切顺利,等今年秋天,匈奴单于庭在军臣的率领下从西方归来,汉匈双方之间呈现出的战略格局,便会是这样一副模样。
——汉家保留完整的原版图,并大概率失去云中城,亦或是云中失而复得,云中军民元气大伤。
而原属于匈奴人的版图,则在失去河套的基础上,进一步失去河西。
汉匈双方在幕南-河套之间的边界线,也将从高阙以南的大河,北推至高阙以北数十里范围。
更为关键的是:原先,匈奴人想要从幕南地区前往西域,是可以自高阙南下,踏足河套而折道向西,再经过河西走廊直接踏足西域的。
而在高阙易手,甚至河西也为汉家所掌控的情况下,匈奴人想从幕南前往西域,却要往北绕一个好大的圈。
后世人对西汉初年,汉家以郡县、分封并行之事多有疑惑。
——为何不直辖?
——为何不将全天下都化作郡县,由长安朝堂直接统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