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战,为止战

    第535章 战,为止战 (第3/3页)

的土地——也就是草原,来迫使他们无法随意战略腾挪,殿内众人也并非不能理解。

    比如先帝年间,长公子时期的当今刘荣,就曾提出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将草原游牧之民的每一寸草地名,都铺上一层雨砸不透、风吹不透的盐!

    让草原所有的地方,都变成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彻底断绝游牧之民赖以为生的根基!

    虽然只是个异想天开,几乎没有可行性的天方夜谭,但当这句话首次被刘荣提出的时候,也依旧吓了那匈奴使者好大一跳。

    虽然最终,那匈奴使者也反应过来:汉家压根儿没有那么多的盐,用于铺设整个草原,即便有也舍不得、更没有足够的人力完成这一切;

    但仅仅从这一个‘怪谈’类方案,当时的刘荣就迅速在匈奴单于庭,得了个‘恶魔使者’的称号。

    而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那个天方夜谭、异想天开的方案基础上,也已经逐渐演化出了相对更廉价、更具可行性的延伸方案。

    盐是很贵,而且是物以稀为贵。

    但砂石很便宜啊~

    在草原铺设砂石,尤其是围着沙漠边沿铺设,照样能加快草原的沙漠化!

    还有少府墨苑鲁班苑,在研究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本打算制作肥料时,做出来的几个反作用的东西,也同样可以打成类似的效果。

    至于是否要铺满整个草原,真的把草原完整的搞退化,则类似于后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不一定非得犁地,能起到震慑作用就行。

    要说这个思路,之前大家为什么没有往这方面去想,一方面,是盐也好,砂石也罢——都只是一个可以口头提出来,对匈奴人造成精神震慑的恐怖遐想,并不存在太高的可行性。

    另外一方面,便是封建时代武人常见的通病:战为止战,故不可伤天和过甚。

    而在卫青这出身牛犊不怕虎的点破后,郦寄、栾布等一众老将,也开始重新捋思路逻辑了。

    战为止战,这当然没错。

    对于如今汉室而言,无论是内部的诸侯叛乱,还是针对岭南的统一战争、与北方匈奴之间的文明战争,最终的目的,d都是为了不再继续打仗。

    ——诸侯叛乱,得打,打死了,以后才能没有叛乱;

    ——南越反复,也得打,打下来了,行了郡县,以后也就没有反复的南越国了。

    对北方匈奴人,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为不想打,所以得打。

    因为不想一直打,所以必须得把匈奴人打废,让匈奴人再也没有能力发动战争。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用一些稍微残忍些、下限低一些的手段,似乎也没什么不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和平嘛!

    不单是为了华夏大地的和平,也是为了给予草原游牧之民长久的和平。

    至于有伤天和?

    咳咳咳····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个时代,为华夏民族所一致认同的华夷之防了。

    伤天和的前提,是让很多无辜的,或并不是非死不可人,在很残忍的手段下死去。

    而在这个时代的主流观念中,世界上的‘人’只分两种。

    华夏人,也就是‘人’。

    以及,蛮夷,即‘非人’······

    “如此说来,某倒是有个法子。”

    短暂的沉默之后,弓高侯韩颓当面色古怪间,试探着说道起来。

    “草原游牧之民过冬,并不都能有机会回到幕南、河套这样温暖的地方。”

    “且无论过冬的地方在哪里,都必定是四面高,中间下陷的碗状拗、坑。”

    “为了让这种地方可以更温暖,游牧之民习惯于将用不到的牧畜粪便,都堆积在这种碗状盆地的底部。”

    ···

    “呃,如果····”

    “某是说如果。”

    “如果,草原上有一片方圆数百里的区域,区域内所有的碗状盆地,底部都没有多年积攒的牧畜粪便的话~”

    “那当冬天来临时,任何一个踏足这片区域的部族,大都会熬不过这一年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