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八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2/3页)

去吗?”

    “小生,你好好读书哈,这个活很累的。”小姑父大概能猜得王伟峰想干什么。

    “我们初三毕业了,闲着也没事,家里的活也帮不上忙。”

    “考上了?”

    “嗯,县一中”

    “行,不错。还是得好好读书呀,庄户地累哟。”小姑父也很高兴,就顺口答应了。

    “吃了晌午,我带你去认认路,价钱也不知道变没有?”

    小姑烙好了油饼,吃过午饭,陪小姑和小姑父聊了会家常,俩人看日头不毒就出发了。

    到了小姑家旁边的镇上废品收购站,据说这个收购站和县废品公司有联系,价格和县上差不多,小姑父认识那个负责人。

    一见面王伟峰连忙把烟拿出来递给小姑父,小姑父平时是不抽烟的,他顺手就把烟递给了负责人。那个负责人一看这个孩子不错哈,挺会来事的,又听说是孩子们勤工俭学就同意给最高价格收,并且当场结算。

    王伟峰连忙表示感谢,并且拿出本子和笔,恭恭敬敬地一一询问酒瓶子的价格。

    仔细一打听啤酒瓶子最大也最值钱3毛一个,本地的白干酒瓶子要差一点2毛一个,还有一些不规则的瓶子和罐头瓶子基本就是碎玻璃的钱了1毛一个。

    这个年代的生产能力有限,酒瓶子又属于可以循环利用的东西,但是必须是符合规格的,其实大多数就是本厂生产的才能回收使用。比如本地酒厂就可以大量回收使用自己卖出去的老白干酒瓶子,不规则的自然不会值钱。

    小姑父悄悄地告诉王伟峰他们干的时候一般市场上就是用卖价一半左右价格去收的,这样看来收啤酒瓶子最划算。

    顺便问了下废纸的价格,书本报纸要比纸箱这些贵,8毛一斤。铁还是比较值钱,1块8,铜就更值钱2块5,铝也可以卖2块。这些东西包括更不值钱的废塑料制品,王伟峰是暂时都不打算收的。

    来回的路太远了,王伟峰他俩又是骑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