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往事·唐门篇(下)
一人往事·唐门篇(下) (第2/3页)
王一坐在主座上沉吟了少许,这才缓缓开口道。
“确实,大家伙现在虽说都在抗战中有损失,但没伤根本,我想要一人尽数灭了天下正道还是有点难度的,不过,灭掉一半还是没啥问题的,剩下一半,老张帮我搞定就行。”
“我没意见,先生说过,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没了这批正道,人民会自发创造出新的正道流派,未必比这些老古董差。”
“说是这么说,但需要时间的嘛。”
“老王,你这话就不对了,你我有时间慢慢教嘛。”
“也是,好了,问题解决了。”
张之维和王一两人的一唱一和,视在场天下正道于无物。
可偏偏他们两人确实有说这话的资格,四十岁的年纪便是当世双绝,一人可当一千年大宗。
他们才四十岁啊,还有近百年的光阴等着他们去蹉跎,他们确实有着这个掀桌子再建的底气和实力。
无法反驳之下,众人便将目光投向了同为主座那一席的老张天师,左若童,少林,武当,灵隐,茅山这些出过仙人的玄门正宗。
“天师,左门长!这等欺师灭祖之徒,为何还要在这听他们狂言乱语!还请天师为我等主持公道,一同伏魔!”
眼见皮球被踢到了老张天师和左若童为代表的一众玄门掌门脚下,这一帮老家伙也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他们能说什么呢?
总不能直接说别费那劲了,我们这帮老东西带上祖传家伙事一块上加你们也打不过这两挂逼啊,那样太掉面子了。
更何况,关于这三十三人的处理,王一和张之维早就跟他们通过气了。
总而言之就八个字,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见到一帮老伙计都是一言不发,自己还是东道主,老张天师也不得不起身干咳一声。
“张之维。”
“晚辈在。”
“你为何晚来,以你的修为,这谷畸庭不该如此。”
“晚辈先赶着谷畸庭去了那仙人遗留之地,毁了那仙人遗留,这才晚到。”
“为何?”
“仙人遗留不该现世,至少不是当下这个世道现世。”
“可你将其毁去,便是到了仙人遗留现世之时,天下修行人又该何去何从?”
“禀天师,我二人可比仙人。”
“你二人当如何?”
“光阴漫长,我二人他日坐化之前,自当会将飞升之谜广而告之,天地为证。”
“空口无凭,我们当如何信你们。”
“你们只有选择相信和不相信,还是说,你们觉得有什么禁制可以压迫我们?”
面对王一的反问,发难之人哑口无言。
因为对方说的事实。
“既如此,望你们二人好自为之吧,诸位,三十六贼祸事已平,想在龙虎山多呆几日的,欢迎,若要闹事···”
老张天师言语间,龙虎山后山罗天大醮演武场上空已是乌云密布,隐隐有雷光跃动。
而王一也从演武场主座席上飘然落下,来到这被自己亲手镇杀的三十三人面前,随着他的一个挥手,场上十余道身影落下。
这十余道身影在场的人都不陌生。
生物师孟德尔,墨骨柔筋门弃徒,身怀机关符箓两道大宗师梁挺,燕子门李天然,奇门遁甲游白云,少林俗家弟子王狗剩,江湖小栈前少掌柜刘谓,张之维首徒方乾鹤,西北贾家村三名记名弟子···
每一个都是在这些年抗战打出名堂,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跟自己门派有关联的翘楚之辈。
每一个的天资,手段,修为,都不比这三十六贼中的三十三名正道弟子差,甚至犹有过之。
当这些人都站在王一身旁时,也意味着一件事,王一和张之维并非孤身一人,在他们身边早已有了创建一个门派的中坚力量。
“人死灯灭,为免大伙对这三十三人尸身抱有念想,人我便带走了,可有异议?”
连天师府在内的一众玄门掌门都对王一和张之维处理这三十三人的结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剩下这些人还能说什么?鸦雀无声便是最好的回答。
“看来大伙都认了我们两个的交代,那在此,王一也有一言告知各位,大胜在即,乱世未明,诸位的立场我已知晓,我等的立场你们也明白,乱世之后到底是清平治世还是江山易主,由不得你我做主,还请诸位作壁上观,两不相帮,我等也不会参与其中。
我不希望他日我等与诸位有在战场见面的一日,那样的话,对你们很不好,还请三思,就此别过,清平治世再会。”
向场上诸人抱了抱拳,张之维也跟着飘然落下,正欲离场。
“王一,张之维!”
“哦?胡图大师,有何指教。”
“你们两个当真觉得天下事尽在你们掌控之中?”
“哈,胡图大师,你贵为术字门门长,能掐会算,何不自己算算历史到底是站在你们这边,还是站在我们的人民这边呢?”
面对胡图大师那不甘的眼神,王一和张之维也只是露出一个微笑,便这么潇洒离去,这场三十六贼结义之事,就此告一段落。
一月后,秦岭二十四节通天谷。
那被王一当场镇杀的三十三人就这么躺在无根生当时带着他们进来探讨修行之处,王子仲则是在那护理着每个人的身体。
而在这三十三人中,许新和董昌的眼皮在微微颤抖,好似要醒来。
或者说,这三十三人都没有死,只是在王一当场将他们镇杀之后,便进入了一种假死状态。
生机全无,却依旧能听到外面的动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