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重组与新车型的研发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975章 重组与新车型的研发 (第1/3页)

    甬城知行已经完成了向金陵知豆的3.8亿元先期注资,一切程序合法合规,又极为的快速。

    等到舒服哥反应过来之时,也已经是来不及了,这就是檀锦程做事的风格,一旦盯上了就会以雷霆之势拿下目标,支付了现金之后,对于知豆的重组就掌握了绝对的控制权。

    吉利晚就晚在程序上,而不像檀锦程这样,很多时候对于重大决策的决定之时,檀锦程都是不走程序,如同当年在闪驰之时一言堂。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快,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词来形容,那就是一拍脑袋就决定,一旦决策错误很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尉来的决策在檀锦程这种长期训练之下,显得尤为高效。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用在檀总身上真的是最合适不过了。”

    应建人不无感慨,众肽如今自身难保,应建人也没有了往昔的风光,整个显得有些颓废,虽然说在自身身家方面,应建人整个家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甚至于说在这几年当中的套现当中,还增长了不少。

    但一家企业面临倒闭,作为实际控制人,肯定没有那么轻松,企业家看中的并不仅仅是身家的多寡,还有社会地位。

    眼睁睁的看着之前的“小弟”,现在能够收购他旗下的相关企业,应建人受到的刺激要远比尉来这些年的发展迅速要更大,当年手握生产资质的檀锦程,没有能力造车,那时候他是手握主动的。

    现在风水轮流转了。

    为了解决众肽的困境,知豆也早就已经跟众肽完成切割,应建人此次跟檀锦程会面,也只是处理一些后续事宜,之后知豆的所有重组就再也与众肽无关了。

    知豆早期做出口汽车生意,实际也是出于无奈,因为当时的他们在国内没有取得资质,只能做出口业务,后来跟众肽的合作,才解决这个问题,一如当年众肽与檀锦程之间的关系类似。

    众肽今年的半年报极其的难看,上半年众肽营收收入仅仅只有7.7亿元,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则为10.34亿元,属于是严重爆雷那一类。

    在生产以及销售方面,众肽下属各大基地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上半年合计仅仅生产汽车574辆,销售汽车1417辆。

    这个产销能力,对于巅峰期的众肽而,连一天的产能都顶不上,众肽除了破产之外,再无其他办法。

    股票的价格也长期处于一元左右的价位,ST也已经是注定的了。

    而不同于知豆,不谈其他方面,仅仅只从财务的角度而言,众肽就无人敢于接盘,截止2020年上半年,众肽负债143.56亿元,还存在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等情况。

    众肽的母公司铁牛集团,负债更是高达750亿元,想要救活众肽,至少要投入数百亿元之巨,真的投入几百亿元,去救一家名声不佳,技术落后的整车企业,倒不如直接成立一家新势力企业。

    尉来,小朋乃至于威马这些企业,也就花了这么多。

    “可惜啊,还是没撑过来,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没听你关于技术方面的提议了。”

    当年众肽第一款2008车型之时,檀锦程在跟应建人闲聊之时,就聊过技术以及质量的重要性;抄归抄,但是在抄的过程当中也是可以完成技术积累的,就如当年的吉利,奇瑞还有BYD一样。

    很可惜,众肽没有重视,2008卖爆之后,应建人更多的还是关注于资本运作,这本没什么问题,但偏偏众肽收购的都是一些垃圾企业,对于众肽的技术提升并没有什么卵用。

    以至于在随后的保时泰大爆的同时,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都跟不上,保时泰只大火了几个月,根本原因还是质量跟不上。

    保时泰几乎是一比一复制的,其实也就是技术跟不上,说白了是抄都没抄明白,消费者实际上对于车型的外观抄袭,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

    用一句调侃的话来说,没有几个人能够拒绝一觉醒来,身边睡着的老婆变成了刘依菲。

    众肽如果能够认真的“抄袭”保时捷,在产品外观以及质量方面做到认认真真,保时泰的生命周期不至于这么短,众肽也不至于这么快倒闭。

    一款热卖的车型,是完全能够救活一家企业的,吉利多年就是靠着帝豪活下来的,保时泰上市时的热度以及销量,实际是可以成为众肽救命稻草的。

    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

    而在新能源方面,众肽这些年也落后太多,作为国内第一家拿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又有知豆这样冲销量的微型车企业合作,众肽本可以在新能源赛道大有可为的。

    但是很可惜,众肽没有把握住他们的机遇。

    “新的换车潮要到来了。”

    送走了应建人,檀锦程开始关注起尉来的销量,知豆的重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檀锦程只需要把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就行了,至于其他的由专业的团队去处理。

    下半年,国内汽车销量渐渐起来,马上又到了金九银十阶段,考虑到上半年的销量压制,今年的金九银十肯定是要比去年要好一些的。

    “是啊,今年差不多也到了新的换车潮了。”

    檀锦程没事儿就喜欢跑车间,张利就负责陪同。

    在国内汽车消费史上,截止到目前为止大致上经历了两次换车以及购车的高峰期,第一次就是2000年前后,当时刚刚加入到WTO的我们,收入增加了不少,也迎来了首次购车潮。

    这是一次从无到有的过程,消费者以首次购车为主,需求也集中在经济型代步车为主,代表车型还是以合资品牌为主,但是像BYD,吉利,奇瑞这些先行企业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受益不少。

    这次的购车,大概可以算作为先富者们的先行,而第二次换车潮则是2010年年后,对比起2000年前后的第一次购车,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认知更加的深了。

    另外,收入的上升以及200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