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尉来半导体”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034章 “尉来半导体” (第1/3页)

    PS:求保底月票~!

    确实只是刚刚开始,不过国民技术能够快速实现量产突破,最需要感谢的还是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目前主要的业务还是消费级芯片,在车规级芯片方面的布局并不多,在芯片产能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企业选择市场更大的消费级芯片无可厚非。

    中芯原本也并不想接国民技术的代工订单,这样一家小型的企业,合作的企业也仅仅只有尉来汽车一家,技术实力方面在中芯看来也相对落后。

    与中芯国际谈合作之时,国民技术正经历私有化退市的整理期,前途渺茫不说,彼时的汽车芯片市场,对于国产化替代的需求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大的需求,至少跟手机芯片有很大的差距。

    “四年的时间,证明了檀总您的眼光以及战略,也证明了国民技术团队以及尉来的优秀。”

    赵海俊,联合CEO,负责中芯的整体运营,同时也主管中芯的特色工艺业务,中芯的特色工艺业务其实就是汽车芯片相关,包括车载MCU,功率半导体,以及传感器/CIS芯片。

    “哪里,还得感谢赵总的大力支持。”

    最早檀锦程说服的就是这位,时间要追溯到2019甚至要更早一些的时间,彼时的中芯在车规级芯片业务上并无太多建树,公司在当时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2000年成立,初期高速发展,然后自2003年中芯就陷入到了与台积电长达七年的专利之争,好不容易调整过来,也获得了产业大基金的注资支持,然后又赶上了2018年窗口期。

    2019年中芯,前有产业大基金加持,后有IPO冲刺计划,外界看来是比较风光的,但实则暗流涌动,这是一家与菊花受到同等待遇的公司。

    急于上市很大部分也是因为这部分原因,彼时的中芯真的没有太多的精力拓展车规芯片业务。

    “哪里哪里,合作双赢嘛。”

    赵海俊笑道,四年之前,这位年轻人走进他的办公室,开口就是让他不要有任何的幻想,尽快买进光刻机,如时间上来不及的话,就要加速推进技术突破,寻求在无先进设备的情况下推进芯片制程的研发。

    随后,又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推进,只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市场对于国产车规级芯片的需求将会大大的增加,中芯可以加速特色工艺业务的布局,而尉来是他们最好的合作伙伴之一。

    当时的檀锦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行业从业者,他自然能够意识到这些,不过在2019年,双方的关系算是相对缓和的一年,很多人其实还是寄望于能够谈判的。

    包括他们内部很多也是这么认为的,大部分人依旧在不愿相信,或者说不愿意接受,檀锦程坚定的态度,是他印象最为深刻的。

    四年的时间,证明了檀锦程当时的判断,哪怕换了个人还是如此,甚至可以说要更加的糟糕。

    这就是他们俩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也是从那之后,通过多次谈判,中芯与国民技术以及尉来达成了合作,同时在2020年,中芯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成熟制程方面,扩大28纳米及以上产能,满足汽车,物联网等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中芯也加速了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对先进制程的研发,倒不是因为檀锦程的提醒,而是环境使然,一切来得太快,让他们不得不如此应对。

    不过对于赵海俊本人而言,与檀锦程的第一次会面,多多少少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当事情临头之时,彼时的提醒再度浮现,他在执行企业运营之际,就能够更加的从容了。

    外界认为中芯目前没有拥有多少先进制程,包括合作伙伴都是如此,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秘密研发之下,中芯已经具备相当雄厚的实力了。

    “今后在不影响贵司计划的同时,希望能够在产能上给予尉来一些倾斜。”

    如今中芯在车规级芯片业务方面合作的车企已经不止尉一家了,像是BYD,闻界等等车企都成了中芯的客户,中芯这项业务也算是拉起来了。

    “没有问题,这个我可以做主。”

    赵海俊很爽快的答应下来,作为与中芯合作的第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尉来不仅仅是行业龙头,也是他们介入新能源市场的支点,同时还是车企里最大的客户。

    这点优先权,还是可以做到的,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赵海俊也想通过尉来的合作关系,看看能不能从台积电手上抢到地平线的代工合同。

    虽然檀锦程已经不再实际控制地平线了,但影响力还在。

    五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孙迎同在巨量引擎总部向檀锦程汇报工作。

    所谓的总部,其实就隐藏在闪驰大厦之中,自打檀锦程卸任其在闪驰集团职务之后,闪驰大厦总部的顶层大楼,就被改造成了巨量引擎的总部。

    最顶上的三层,都归于巨量引擎所有,与其他楼层电梯分开,低调办公的巨量引擎,哪怕是在这个楼层办公的闪驰集团员工,都很少见到他们。

    檀锦程也很少再在此办公了。

    目前国民技术在车规级芯片方面,虽然能够实现量产了,但也只能做一些基础的替代,而绑定的企业当中也只有尉来一家,想要公司高速发展,除了向上研发之外,还需要开发更多的客户。

    涉及到具体的业务,这些就不是檀锦程该去管的了,需要孙迎同以及国民技术的团队去努力,或者说檀锦程在国民技术这里扮演的角色已经阶段性的结束了。

    “给你们三个对标对象。”

    闪驰大厦依旧是北仓区最高的楼,与孙迎同并立在落地窗前欣赏风景。

    “您请说。”

    这几年专注于研发,一些低端的业务也都是能砍则砍,国民技术的营收几近停滞,所有的支出均来自于巨量引擎的输血,也是时候该变一变了。

    不指望短期之内能挣钱,但至少要尽快把营收提升至十亿级,孙迎同知道这是老板对他们下一个阶段开始派任务了。

    “最差的话,就是你们混成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