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章 前隋朝逃兵

    第 82章 前隋朝逃兵 (第2/3页)

些人和这些部族的关系就像是鳄鱼和鳄鱼鸟的关系一样。

    相辅相成,相互帮助。

    如今是个人都看的出来辽水对面盖牟城的高句丽人异动频繁,辽东的这些大部族也在悄无声息的聚拢部族的青壮。

    这是要打仗的预兆。

    战乱一起,最可怜的不是那些部族,而是这些独自在山里讨生活的“野人”,战乱起,他们就真的变成了野人了。

    他们看清楚了这些。

    所以,在这个抉择的时刻,他们选择了大唐,因为,大唐对孩子好,这点最让他们放心,他们愿意赌一把。

    颜白看到这五千多人心里是极其的开心。

    从此刻起,他这个辽东郡大都督总算是治下有人了,不再是一眼望去就把治下看的一清二楚了,也不再是巴掌大的这点营地了。

    治下终于可以安排县令了。

    于是,颜白开始编民入户,独孤渐明、刘远开、徐永良、康石、狄仁杰都成为了县令,每人治下一千多人。

    人数虽多,但是细细算了下来也只二百余户。

    为了表达大唐的诚意,颜白制定了五年不收赋税的承诺。

    并且颜白开展了“打土豪,分土地”的活动,作为今后大唐政策的持久方针,颜白就是要在所有人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人无恒产,必无恒心。

    这颗种子只要种下,只要他们开垦出来的土地里长出了庄稼粮食,那这块土地就是他们的私产。

    这块私产是大唐认可的田产,也就只有大唐认。

    所以,他们想要拥有它,就必须先拥抱大唐,但那些部族可不会认可这些东西,他们只会破坏,只会抢夺。

    如此一来,大唐才会在这里站稳脚跟,才会获得拥护,他们才会奋力的保护自己的田产,保护自己得之不易的生活。

    等后面大唐的人口起来,中原土地减少,南北势必要开发。

    朝堂所有人都知道南北有肥沃的土地,之所以没动,根源就是人太少了,一旦去开发,人员势必分散。

    如此一来,朝廷衙门就变成了一个象征意义了,人分得那么散,又没有道路,又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

    怎么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