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章 该来的始终会来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 35章 该来的始终会来 (第1/3页)

    殷家在长安一直都是一个很低调的家族。

    低调不代表着人家没有实力,也不代表着殷家好欺负。

    继承殷开山爵位的殷元在得知殷仲容险些被废后立刻就出手了。

    一千贯寻找行凶之人。

    只要提供有用消息,直接一千贯!

    殷开山留下的家臣家将立刻就开始走家串户的打点起来。

    先把风放出去,大家之间通个气,免得到最后伤了和气。

    殷家知道,能做这种事的绝对不是小门小户。

    小门小户只配为棋子,棋子背后下棋的人才是殷家的目标。

    直到这个时候,殷家的恐怖实力才突然显现。

    如同一只织网的大蜘蛛,开始忙碌起来。

    出入府邸的家仆接佩刀,殷家子嗣开始走亲访友,开始打招呼。

    那偶尔一瞥的凶光令人胆寒。

    这时候众人才猛然想起,殷家不光是文臣,不光是字写的好看,不光是低调。

    人家祖上是以武勋获得的国公之位,是实打实的从乱世里面打出来的。

    这时候众人才发现。

    作为太上皇身边的臣子,殷家在王朝的替换中竟然完整的保存了实力。

    而且还隐藏了实力。

    殷开山给殷家留下的家底才慢慢浮现。

    殷开山虽然不是大唐开国“十七太原元谋功臣”,但他的资格也相当的老。

    李渊刚刚起兵的时候,殷开山没有去选择在河北被称为贤王的窦建德。

    而是把全副家当押在李渊身上。

    投奔了胜负未知的李渊。

    对李渊而言这是雪中送炭,李渊是真的很感激,殷开山成了李渊的嫡系。

    作为先皇的嫡系派,按理说在李二当皇帝之后。

    殷家的命运应该如裴寂他们这样的家族一样慢慢的被遗忘。

    新老交替,老的不走,秦王身边的人肯定不愿意。

    需要腾位子。

    可事实是,殷家非但没有没落, 反而圣眷更隆。

    殷仲容的父亲殷令名被封为光禄卿,上柱国。

    袭其祖父殷英童在北齐的爵位,建安县开国男,这爵位是北齐的爵位,李二都认了。

    如今,殷开山已经死了二十二年了。

    李二在建凌烟阁的时候还忘不了他,还要把他画上去,入选凌烟阁功臣行列。

    在殷开山死的时候,还不是皇帝的李二哭的天昏地暗。

    所以,只有老一辈的人知道,殷开山和李二是何等的关系。

    在当年,薛举率领部队在浅水原与唐军决战,唐军八路兵马全部战败,十三万大军战死了六万多人。

    这一场大败仗,让才起步的大唐险些断气。

    输了并且输的这么惨,肯定是要追究责任的。

    当时的秦王是第一责任人,他是主帅,刘文静是副帅,是第二责任人。

    要追究责任,刘文静就必死无疑了。

    而李二手中的军权肯定会被顺理成章的拿走。

    王府的那些幕僚肯定会被打散。

    这时候,殷开山一个人揽下了所有罪责,主动替李二背黑锅。

    殷开山把错误都揽过来,把功劳都推给了李二。

    这样的人,谁当了皇帝不喜欢,秦王府众嫡系也得感谢殷开山。

    所以,李二二十一年不忘殷家,哪怕殷开山不在了,已经离世二十多年了,可李二依旧记得他。

    甚至排在自己的姐夫柴绍的前面。

    所以,秦王府走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